中国北疆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12万尾“施氏鲟”

7月12日,近12万尾“施氏鲟”鱼苗在黑龙江呼玛县江段被放流,这是中国北疆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鲟鱼。供图  往年,鲟鱼放流都在黑龙江中游江段放流,今年,放流地点从黑龙江干流向上游延伸了227公里,选在了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这里是黑龙江上游。

中国北疆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12万尾“施氏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7-12 10: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北疆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12万尾“施氏鲟”

放养的鱼苗。供图

中新网呼玛7月12日电(王妮娜)7月12日,近12万尾“施氏鲟”鱼苗在黑龙江呼玛县江段被放流,这是中国北疆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鲟鱼。

放流仪式。供图

黑龙江是中俄界江,其中“施氏鲟”属于国际濒危鱼类。“‘施氏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鱼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非常珍贵。”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张雪松说。

为了保护“施氏鲟”,黑龙江省多年来一直人工繁育鲟鱼苗,每年向黑龙江里放流。

当日放流的鱼苗为当年野生亲鱼繁殖的后代。今年6月初,黑龙江省水产良种引育种中心从抚远市运回“施氏鲟”活体胚胎,人工孵化后,经过50多天的培育,鱼苗平均每尾长度长到7.8厘米左右,最大的为10.5厘米,体质健康,达到了放流标准。

  12万尾鲟鱼苗游进黑龙江。供图

往年,鲟鱼放流都在黑龙江中游江段放流,今年,放流地点从黑龙江干流向上游延伸了227公里,选在了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这里是黑龙江上游。“这是黑龙江省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鲟鱼,扩大了鲟鱼的放流区间。”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康萌说。

此次放流为养护黑龙江水域鲟鳇鱼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中俄双边渔业合作,做出了新的贡献。(完)

(王妮娜)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