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部门支招辨别市场各类“治愈系”护眼产品

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出现各类“治愈系”的护眼产品。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认真辨别各类护眼产品,识别商家的营销套路,谨防上当受骗。

药监部门支招辨别市场各类“治愈系”护眼产品

来源:新华社 2019-07-03 11: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出现各类“治愈系”的护眼产品。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些产品多是以夸大功效来行骗。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认真辨别各类护眼产品,识别商家的营销套路,谨防上当受骗。

甘肃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与监督管理处副调研员周光宇说,使用“降低度数”“治愈近视”“近视克星”等表述的护眼产品,多属误导消费。此类产品主要针对青少年,包括适用于暂时矫正配戴者近视的角膜塑形镜,适用于恢复训练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视力训练仪,所谓治疗近视的高科技眼镜不过是商家炒作。

据介绍,各地有不良医疗器械经营商家以免费体验方式推销产品,借助青少年、老人不懂近视治疗原理,抓住部分消费者贪图“免费体验”和急于求成心理,夸大产品功效,以达到牟利目的。

“多数的体验式经营,一是未取得执业许可,涉嫌违法行医;二是夸大产品适用范围或疗效,涉嫌违法违规广告;三是售价奇高,且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涉嫌价格和服务欺诈。”周光宇说。

专家提醒,角膜塑形镜和视力训练仪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内,在医师的指导下配戴和使用,眼贴类产品适用于缓解轻度眼疲劳及减轻用眼过度引起的不适症状,不具备治疗近视和远视的功能。获得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均有特定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提示性说明,消费者购买时应认真查阅。

(梁军)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