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黄淮等地将现4至7天高温天气 局地可达40℃

3日夜间至7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等地将出现一次较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山岳旅游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晴热天气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华北、黄淮等地将现4至7天高温天气 局地可达40℃

来源:中新网 2019-07-02 13: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7月2日电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廖军2日透露,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4~7天高温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3天左右;日最高气温一般有35~37℃,部分地区有38~39℃,局地可达40℃并接近常年同期极值。

中国气象局7月2日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廖军介绍了未来十天(7月3日至12日)的天气趋势并给出关注建议。

一是南方地区多降雨并伴有强对流。未来10天,江淮、江汉南部、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及沿海、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200毫米,江南北部、华南沿海等地局地超过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强降雨过程中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或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外,青藏高原东部、东北地区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25~40毫米,局地50~70毫米。

廖军提醒,需要关注的主要降雨天气过程包括:南海热带低压可能发展为台风并于3日凌晨登陆海南岛东部沿海。预计低压中心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有可能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今年第4号台风,并将于3日凌晨在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登陆(18~20米/秒,8级,热带风暴级)。之后穿过海南岛移入北部湾,趋向越南北部。3至4日,受热带低压影响,华南及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华南沿海、海南岛以及西沙群岛海域、北部湾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此外,3日夜间至7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等地将出现一次较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9日前后,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

二是华北黄淮等地多高温天气。未来10天,东北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西北、华北大部、黄淮、华南东部等地气温偏高1~2℃,我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4~7天高温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3天左右;日最高气温一般有35~37℃,部分地区有38~39℃,局地可达40℃并接近常年同期极值;高温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3至6日、9至12日。

在农业生产方面,廖军的建议是,预计7月份,东北地区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作物健壮生长;东北地区南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水热条件利于春播作物生长。华北、黄淮大部、西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对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生长有利。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温高雨少,可能发生农业干旱。江淮南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将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影响华南沿海地区,部分农田可能遭受暴雨洪涝。但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多高温天气,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晚稻育秧不利。西南大部水热正常,对作物生长有利。

北方农区加强作物水肥管理,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施肥,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夏播区要及时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南方农区要注意防范强降水、高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江淮南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注意及时排涝降渍;华南沿海做好台风防御工作。早稻区应注意以水调温,防范高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另外加强晚稻秧苗管理,防止高温灼伤秧苗。另外,各地还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在公共气象服务提示及建议方面,一是需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各地强流天气增多,预计西北地区北部、东北、江南东部、华南等地降雨偏多,各地需防范强降水、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二是需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预计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三是需做好大兴安岭森林防火工作。7月,大兴安岭林区需注意防范雷击森林火灾。四是江南、华南等地需注意做好防台风工作。进入7月,台风活动变得活跃,江南、华南等地需提前做好台风应对工作,加强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海上作业渔船注意回港避风。

在中小学生暑期出游天气提示方面,暑期来临,外出旅游的学生、家长等骤然增多,请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在外出旅游时要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外出旅行。海滨湖泊游玩需防范水位上涨,注意安全。山岳旅游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晴热天气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