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表预测警告:能源基础设施排放将超限

此次,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团队使用截至2018年年底的现有和拟建(规划、获批或在建)化石燃料能源基础设施数据库,估算未来的CO2排放量。这将涉及许多或大部分已经拟建的化石能源发电站,并且需要大幅缩减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使用期限和运行时间。

《自然》发表预测警告:能源基础设施排放将超限

来源:科技日报 2019-07-02 03: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自然》发表预测研究警告:

能源基础设施排放将超限

科技日报北京7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日发表的一篇能源报告,现有的和拟建的能源基础设施未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大于全球变暖不超过1.5℃所允许的排放量。这项研究还指出,如果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以下,则这些排放总量约占剩余碳预算的三分之二。

人为造成的升温,导致2015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已比19世纪中期高出约0.93℃。因此,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其长远目标就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为此,全世界必须同心协力限制升温,争取到本世纪中期过渡到净零排放。但是,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依然带来了化石燃料能源基础设施的扩建。

此次,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团队使用截至2018年年底的现有和拟建(规划、获批或在建)化石燃料能源基础设施数据库,估算未来的CO2排放量。他们发现,如果拟建发电站建成,并且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按照过去的方式运行,那么它们所产生的CO2排放量总计将达8460亿吨左右。

研究团队认为,如果没有负排放技术或碳捕获存储技术,则需要全面禁止使用所有新的CO2排放设备,才能达成全球最多升温1.5℃的目标。这将涉及许多或大部分已经拟建的化石能源发电站,并且需要大幅缩减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使用期限和运行时间。

(张梦然)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