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植入广告,规定岂可透明?

这样一个涉及商业品牌植入的问题,居然出现在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张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卷上,这让家长咂舌不已。今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综合运用板块出现了几乎整整一页某外卖平台的相关题目,引发诸多非议。

试卷植入广告,规定岂可透明?

来源:广州日报 2019-06-27 14: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试卷植入广告,规定岂可透明?

“苏宁、淘宝、拼多多、京东……打开手机,哪一个应用程序不能购买这款防蚊扣?”“请你为该防蚊扣设计一条广告语。”……你能想到吗?这样一个涉及商业品牌植入的问题,居然出现在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张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卷上,这让家长咂舌不已。

广告味道如此之浓,难为命题教师,还说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社会生活实践和语言文字运用,“不存在商业植入行为”,莫非你当家长是傻子?学生试卷中出现广告,这已不是第一宗。今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综合运用板块出现了几乎整整一页某外卖平台的相关题目,引发诸多非议。

虽然,没有规定试题一定不能出现商品品牌或公司名字,即便可以出现,那也应该是“配角”,服务于考试内容,而不应该唱“主角”,让试题成为广告的铺垫。试题出现商业广告,让教育染上铜臭,污染了学校空气,对教师职业精神、学生价值观形成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公众不能容忍广告出现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原因。鉴于此,教育部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清查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禁令在前,违规在后,当规定是透明的?不仅命题教师,学校也要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件再发生。                  (练洪洋)

(练洪洋)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