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纪行|让古老的雕版技艺翻越雀儿山

德格印经院,是许多前往德格的游客,心驰神往之地。”  来自成都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副校长陈冠夫,就是学员之一,本身就是学美术出身的他,对雕版技艺兴趣浓厚。

援藏纪行|让古老的雕版技艺翻越雀儿山

来源:四川在线 2019-06-27 14: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怀 蒋君芳/文 朱文博 郭雨荷/视频)德格印经院,是许多前往德格的游客,心驰神往之地。印经院最珍贵之处,是保存了已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雕刻的藏文典籍经版32万多块和大量藏画版。

在德格印经院,仍能看到使用雕版印刷经文的画面。“今后这样的画面可能就看不到了。”印经院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些雕版的平均年龄超过了260年,反复使用,会对雕版造成损坏。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雕版,德格县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雕版复刻工作。在距离印经院不远的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内,雕版复刻工作正在进行。目前3万余块需要复刻的雕版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而同一空间内,雕版技艺培训也在同步进行。

“会雕版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传承和发扬这项古老的技艺,我们去年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了雕版技艺传承人培养项目。”项目牵头人,西南民族大学巴多教授说,这一次的项目一共招收了20名学员,“报名的人数有50多个,大家的热情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来自成都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副校长陈冠夫,就是学员之一,本身就是学美术出身的他,对雕版技艺兴趣浓厚。不过,他这一次的雕版技艺学习之旅,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受学校委派而来,“希望将来能把这项技艺带到我们学校,让更多孩子了解和学习雕版技艺,了解更多康巴文化。”

(王怀 蒋君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