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见面完成犯罪!毒品犯罪网络化特点愈发突出

2018年,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毒品犯罪案件2308件,判决毒品犯罪分子3264人,全省法院毒品犯罪重刑率为29.6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22.64个百分点,缓刑适用率为4.20%,低于全部刑事案件缓刑率19.35个百分点。

警惕!不见面完成犯罪!毒品犯罪网络化特点愈发突出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2019-06-26 13: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毒品犯罪网络化的特点愈发突出。”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近年来,毒品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制贩毒网络,制毒、贩毒各有分工,甚至出现了职业居间人。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联络,上下线之间不见面就能完成犯罪。网络化犯罪增加了案件发现、侦破的难度,也对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2018年,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毒品犯罪案件2308件,判决毒品犯罪分子3264人,全省法院毒品犯罪重刑率为29.6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22.64个百分点,缓刑适用率为4.20%,低于全部刑事案件缓刑率19.35个百分点。2019年1至5月,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毒品犯罪案件731件。

据了解,经过持续打击,山东省毒品犯罪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化,大宗毒品犯罪案件仍时有发生,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案件应引起重视。(通讯员 段格林)

(张依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