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会暨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夏河县召开

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会暨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夏河县召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18 10: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成果的影响,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化石出土地——白石崖溶洞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在甘肃省文物局和夏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6月14日—16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北及中亚环境考古中心、夏河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会暨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夏河县召开,邀请国内古人类学界和旧石器考古学界的权威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研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夏河县委书记杨雄、县长张志红,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伟锋,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社江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多家单位的考古学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今年5月2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青藏所所长、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院士领衔发表的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此项成果围绕在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展开,该化石是目前除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首次从考古学上验证了此前只发现于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曾在东亚广泛分布的推测;并将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前推早至距今16万年前,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的悠久历史。

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认为,甘南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境内自然风光雄奇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此次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发现,极大地推前和更新了甘南的人类活动历史,对甘南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夏河人”的发现,既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人类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也是甘肃旧石器及史前人类考古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甘肃省文物主管部门,将继续对陈发虎院士及其团队以及各方专家学者提供支持,共同推进考古研究,取得新的成果。同时将督促指导甘南州和夏河县政府及文物部门做好白石崖溶洞及相关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并结合研究成果积极探索遗址的展示利用,为发挥科普宣传教育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表示,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由陈发虎院士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组建,经过二十余年的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该团队在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和定居的过程与动力、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和人群交流、丝路文明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夏河人成果也是环境考古团队牵头在《自然》/《科学》两大国际学术界顶级综合类科技期刊主刊发表的第二篇研究论文,彰显了环境考古团队在史前人类活动研究中的国际领先水平。

董伟锋在致辞中表示,甘肃省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中间区段,地貌类型多样、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最理想、最全面的青藏科考关键科考区之一。夏河县在历史上曾是安多藏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位于藏区和内地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也给夏河县注入了更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陈发虎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后续工作,希望不久将来的研究成果能够回答大家关心的诸多未解之谜,持续推高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的热度。

此次会议不仅仅是围绕夏河人成果开展学术讨论,更将是一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高级研讨会。在14日和15日上午举行的研讨会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冬菊做了夏河人研究成果的介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刘武、王社江、吴秀杰,副研究员李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王幼平、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金鑫分别做了《青藏科考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地区现代人起源研究的考古学视角》《现代人在东亚大陆的出现与演化-古人类化石发现与相关研究》《青藏高原腹地尼阿底和梅龙达普新发现的史前遗存》《中国发现的古老型智人及其研究进展》《现代人迁徙的北方路线》《通天洞和老奶奶庙:东亚晚更新世人类的迁徏扩散》《中国人群遗传结构及藏族中国人高原适应的遗传基础》等八场关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从最新的青藏科考成果到现代人起源研究,将会议讨论视角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夏河地区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中国,为目前国际热点问题——现代人起源问题提供讨论平台,也为夏河人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与会专家就上述报告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高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丹尼索瓦人与早期现代人的基因交流及其传播迁徙路线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对该洞穴的发掘和研究对探讨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议现场展示了夏河人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及部分动物骨骼化石。据张冬菊介绍,该古人类化石长约12厘米,包括第一和第二臼齿两颗完整牙齿。通过对化石进行测年、体质形态和古蛋白质等分析,该化石所属的主人大约在13-18岁,为丹尼索瓦人。

14日和15日下午,在陈发虎和张冬菊的带领下,与会专家分别前往了白石崖溶洞、尼玛龙遗址和哇尔塔等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张东菊介绍,白石崖溶洞位于甘加盆地北侧的白石崖山脚处,洞口高约5米,宽8米。洞口处有相对较平坦的通道。在洞穴入口约30~50米处,2018年进行发掘的两个探方共4平方米,根据地层分为十层,共采集了1400多件石制品,600多件动物骨骼。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出土石制品遗存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动物骨骼化石以较破碎的四肢骨为主,目前已鉴定出的动物种属有犀牛、野牛、野马/驴、鬣狗和野羊/羚羊等。

采集的石制品以石片、石核、工具、断块为主。动物骨骼保存状况较差,以较破碎的四肢骨为主,鉴定出的动物种属有犀牛、野牛、野马等,与更新世晚期广布欧亚大陆北方草原环境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高度相似。

在采集的犀牛和鬣狗骨骼上发现敲击和切割痕迹,经鉴定为人为活动结果。张东菊说,可以确定白石崖溶洞存在旧石器文化遗存,年代样品正在测试,初步结果显示遗址人类活动造成的文化堆积至少形成于距今四万年前,底部文化层可能可以追溯至十几万年前,远早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距今四万年的尼阿底遗址,白石崖溶洞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的最早考古遗址。

本次项目的主要专家陈发虎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次的成果就是发现了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简称夏河人。它的发现对理解整个中华民族、理解藏族的起源,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发掘,努力打造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考古遗址”。

张冬菊表示,2019年还将对白石崖溶洞进行全面测绘,再次申请对洞穴不同部位进行发掘,对洞穴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整理、系统精准的测年、生存环境和适应分析、石制品等考古遗存分析等工作。(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摄影 高诗尧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