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阡:让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挪出穷山窝

贵州石阡:让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挪出穷山窝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05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东西部医疗协作,让优质资源共享”

“好好配合治疗啊,争取今年年底就出院”。在石阡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副院长刘建刚握着小超的手叮嘱道。

石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建刚在病房看望小超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看见刘医生来病房里看望他,虽然躺在病床上不能动,但小超还是禁不住露出了笑容。自己的这条命是刘医生救回来的,是刘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小超是石阡县坪山乡坪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8岁那年,小超被诊断出患了先天性游离齿状突畸形伴寰枢椎脱位。

“简单说来,就是头连着脖子的地方没有筋膜,如果脱位将导致呼吸衰竭,危机生命”,石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建刚解释道。

小超的情况越来越不稳定,走路常常不稳。母亲带着他在北京上海等地四处求医,花费大笔治疗费用。而祸不单行,在小超母亲带着小超四处求医的过程中,父亲却在患难之时抛弃了这对母子。

“那时候真的一分钱都没有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小超的回忆起当时,哭得泣不成声。对当时的她来说,生活仿佛走向了绝境。

就在这个时候,小超的舅舅听说县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建立了东西部医疗协作关系,便劝说小超的妈妈去县人民医院试试。

2017年底,苏大附一院的医生为小超进行了问诊。

2018年3月16日,小超从石阡转到苏州附一院。

2018年3月27日,苏大附一院为小超实施了“寰枢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并取得成功。

2018年4月26日,手术后的小超从苏州安全回到石阡县人民医院的ICU病房。

2019年4月18日,小超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

如今,小超恢复得非常好,体重也增加了,上下肢的肌力也有了明显好转。估计今年年底就能出院了。

小超的故事其实是石阡县和和苏州市进行东西部医疗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通过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的交流协作,让好的医疗资源能够跨越地域,为贫困地区的人民带去福音。

驻村第一书记兰军曾因为脑血栓倒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当时突然就昏迷了,我一下不知道怎么办了,毕竟他才40岁”。兰军的爱人回忆道。但幸运的事,在刘建刚团队的努力下,兰军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如今也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后遗症。

“三天后,他的手脚就能动了。几个星期后,爱人就可以下床了。我非常感谢刘医生和他的团队。我们是东西部医疗帮扶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兰军的爱人说到。

兰军一家给刘建刚副院长送的锦旗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从2018年4月到此挂职副院长,刘建刚已经在石阡县一年多了。在此期间,他带领市石阡县人民医院做了很多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石阡县人民医院“5+2(骨科,妇科,普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急诊急救医学科)”学科建设得到了整体提升。

2018年12月县人民医院的普外科、儿科、骨科成功升格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获得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县域内外转率同比下降10%,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0%。

医疗卫生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申报省、市级课题15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1项,发表了全省县级医院第一篇SCI(国际核心医学期刊)文章(神经外科)。

此外,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根据临床科室发展需求和病人需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苏大附一院专家会来到石阡进行点对点、科对科的进行指导。石阡县会选派县人民医院技术骨干及中层干部到苏大附一院深造。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石阡县赴苏大附一院进修人员28人次;苏大附一院派驻石阡县三个月以上帮扶医生十一批51人。石阡县也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九家县级三级综合医院。

“我们要给石阡建造一个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刘建刚说,“现在看到我带的徒弟们做手术都做得特别好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在他看来,医疗帮扶不能只是作秀,他希望即便帮扶团队走了,当地的医生依然能够为当地的病人看病,为当地的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

为石阡县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时间的刘院长最长曾4个月没有回过家,这让他错过了很多和8岁的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对此他感到很内疚,也很无奈。

但是他说,“这个地方将永远是我的牵挂。”

水贵如油的穷山窝终于喝上清甜水

“有女不嫁芹菜塘光着双脚满身脏,两顿稀饭吃不饱老小生病喊爹娘。“

69岁的冉如森在自家院子里开着玩笑唱起了过去的歌谣。冉如森是石阡县大沙坝乡芹菜塘村的村民。该村平均海拔在950米左右,并且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无法储水,长期以来村民饱受缺水之苦。看见记者来访,幽默的冉如森和我们分享起了他年轻时候因为缺水和家里穷闹出的一些笑话。

芹菜塘村村民冉如森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为了接待女方来看门户,当时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炒了好几个菜,有一碗豆渣,一碗白菜,一碗萝卜,一碗酸菜,好像还有一碗洋芋和玉米炒青椒。“他挠了挠头,仔细回想当时的场景。

但结果还是让人有点失望。“盛情款待”没能留住姑娘的芳心,三间破旧的木板房,和满是泥巴的院子,还有严重缺水的状况,最终还是把姑娘吓跑了。

但如今家里建起了新房子,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也接到了厨房里。69岁的冉如森看起来精神矍铄。但是提到过去缺水的日子,他还是有些激动。“1981年的时候,天干得厉害,全村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岭到4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挑水,”冉如森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指着背后的山,“而且一天只能挑三次。”单程4公里,一天走三个来回,这意味着为了解决日常的生活用水,村民们每天至少要走24公里的山路。山路陡峭,若是一不小心摔了,那就白费了功夫。

严重的缺水情况,导致当地出现了过年不送礼,送的是水的情况。穷则思变,村民们开始想办法解决饮水问题。

刘泽辉,是现在的芹菜塘村的村委会,他和父亲刘明富,一共两代人真正见证了芹菜塘村的饮水问题的变迁。早在1963年,作为花桥区副书记和汪河乡党委书记的刘明富就开始带领村民寻找解决饮水问题的道路。在芹菜塘村,说水贵如油一点都不为过,村民们会利用起每一个积蓄水源的机会。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好洼地积水。1963年,父亲刘明福曾试图组织村民开掘积水的洼地进行蓄水,但挖了两个冬天,春天的一场大水将一切付之一炬。

他们甚至还尝试过求助于风水先生。1994年的时候,风水先生说,在3公里外的大湾组七数坡有水源,父亲又带着全村800多个劳动力取井打水,又是两个冬天,整整八个月的时间,但最终发现,不过是风水先生的虚晃一枪,此处并没有水。全村只得再次放弃。风水先生也悄悄溜走了。几十年的时间里,芹菜塘村的村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比如引山上的水源,在自家门口挖小型水池蓄水。但这样的用水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村里保留的过去蓄水的水池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村里保留的过去蓄水的水池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村里保留的过去蓄水的水池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16年初,我来到这儿调研的时候,发现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病人,而且多数是慢性肠胃炎,慢性关节炎,慢性肝炎,肺结核,皮肤病等和饮水安全有关的疾病。石阡县政协副主席,原石阡县医院院长周衷绪说到。

一切在2016年4月份发生转变。2016年该乡党委、政府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实施了芹菜塘村农村饮水工程,总投资280余万元实施“三级提灌”工程,新修9个蓄水池,动力引水通过三个阶梯提升把水输送到每家每户。村民们马刀开路,披荆斩棘,肩挑背扛,人推马驮,用最原始的方式,人们开始了这项巨大的工程。从取水点金星村老林沟到芹菜塘村凉风坪铺就了3250米的管道,2019年2月初,全村125户,517人的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如今芹菜塘村绿水清沙,蓝天白云,洁净的水泥小道延伸到家门口。

芹菜塘村的村民冉如森的家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看着厨房的水龙头里流出的清凉的水,冉如森开心地往脸上抹了一把清凉的水,喜笑颜开。

芹菜塘村的村民冉如森在自家厨房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同村的村民王登临说,“第一口喝到这个水,感觉是清甜的!”

2014至2018年,石阡县共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11处,累计解决了农村群众309256人(其中贫困人口89457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挪出穷山窝

地势险峻,条件落后,土地贫瘠,泥石流频发,村驻地的最高海拔达到了1200米,位于山沟沟里的鸭头坡村让第一眼看到她的人不禁望而却步。

山窝窝里的鸭头坡村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泥石流频发的鸭头坡村 鸭头坡村村委提供

泥石流频发的鸭头坡村 鸭头坡村村委提供

“13年嫁过来的时候,走的路都是石头路,离镇上也特别远,我走到山头的时候,就哭了”。今年31岁石阡县花桥镇鸭头坡村的村民尹树芬说。

尹树芬是云南人,在广东打工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后就嫁过来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开玩笑说自己当时可真是被骗了。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活也还是要继续。但是住在山沟沟里的生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以前想吃点蔬菜都不方便,5天才去镇上赶一次集,而且路全都是上下坡,每次要走8公里的山路,一走就是两个小时。”尹树芬说。为了稳住尹树芬的情绪,丈夫当时安慰她说,说不定过个几年就能搬到镇上去了。没想到,现在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

鸭头坡全村共203户7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396人。在政府的帮助下,目前已完成搬迁95户361人(其中贫困户70户258人),并全部搬迁入住,入住率100%。旧房应拆除95户,已拆除93户(其中,全部彻底拆除83户,部分拆除10户),未拆除2户,旧房拆除率97.89%;复垦复绿72户。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脱贫94户351人,未脱贫15户45人贫困发生率5.9%。

搬到花桥镇镇上后,尹树芬住上了大房子,脱下了胶鞋,换上了漂亮的高跟鞋,脸上满是喜悦。她还在镇上获得了一个公益性的岗位,每月能有1500的收入。5岁的孩子就在家附近的幼儿园上学,也方便照顾。

鸭头坡村村民尹树芬在自家旧房子前 中国日报网记者 贺霞婷 摄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搬迁目标,防止搬迁户反弹、回流等,鸭头坡村所在的花桥镇党委、政府与石阡县有关部门结合全员劳动力培训对搬迁群众进行了家政、驾驶、种养殖等技能培训,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同时鸭头坡村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花椒等集体经济产业150亩,2018年分红4万余元,带动群众务工300人次,增加收入5万余元;积极争取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11人就业,户均年增收14000元。稳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搬迁目标。

花桥镇崭新的集中安置点 鸭头坡村村委提供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