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河南省内乡县创新实施“5+”扶贫模式:产业“龙头带” 脱贫“跑得快”

图为在“5+”扶贫模式带动下,内乡县贫困户从聚爱合作社内喜领分红。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正是牧原集团与内乡县政府共同创新实施的一种“党委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户”“5+”扶贫模式下的产物。

央媒观豫丨河南省内乡县创新实施“5+”扶贫模式:产业“龙头带” 脱贫“跑得快”

来源: 农民日报
2019-05-25 11: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为在“5+”扶贫模式带动下,内乡县贫困户从聚爱合作社内喜领分红。樊迪摄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河南省内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县88个贫困村、15998贫困户、贫困群众44142人,贫困人口遍布16个乡镇,涉及283个村。致贫原因多样,其中因病、因残、无劳力而致贫的占70%以上,让内乡县的脱贫任务异常艰巨。

如何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快速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近年来,内乡县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充分发挥牧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以及金融机构融资优势,创新实施了“党委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户”“5+”扶贫模式,真正实现贫困户、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府等多方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5+”扶贫模式已成功复制到全国13省38县,惠及32万贫困人口。

农民变股东年年有分红

牧原集团作为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下属120余个公司遍布全国17个省(市、区),养猪规模居全国第二、全球第三;旗下牧原股份总市值超千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集团坚持把企业发展战略快速融入国家战略,把党的号召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积极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创新推进企业脱贫攻坚。

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正是牧原集团与内乡县政府共同创新实施的一种“党委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户”“5+”扶贫模式下的产物。“其具体方法就是,企业联合政府引导贫困户自愿加入“聚爱合作社”,利用国家对每一贫困户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政策,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合作社集中贷款建设现代化养猪场,牧原利用自己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优势租赁猪舍养猪,合同确保每户贫困户获得每年3200元的分红,且收益期为10年,到期后由牧原还本付息并收购猪舍。此外,有正常劳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养殖产业链企业就业,获得每年5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即使非完全劳力者,也可在企业设置的公益岗位上就业而每年获得2万元左右的收入。”内乡县扶贫办主任罗雄介绍,“贫困户参与‘5+’扶贫模式,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基本生活能得以保障。”

2016年9月20日,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暨国开行扶贫贷款合同签字仪式举行,这标志着由内乡县人民政府、牧原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内乡农商行共同探索下的“5+”扶贫模式在内乡正式落地。2016年底,这一模式为首批入社的1735户贫困户带来了第一笔“入股分红”,共计138.8万元。

49岁的马秦香是内乡县王店镇马沟村的贫困户,三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自身又残疾干不了重活,还要抚养正在上初中的女儿。“那段日子,过得真是艰难。”马秦香说,“家境的贫困,一度让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

2016年9月,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马秦香加入了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现在每个季度能得到800元分红,可以连续分红10年。牧原公司还为我‘量身定做’了为运输车辆消毒的轻体力公益性岗位,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现在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有了优厚政策的关照,马秦香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输血”到“造血”收益有保证

“之所以引入合作社,就是为了保证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安全。在10年收益期内,以农户扶贫贷款建设的养猪场固定资产的产权属于合作社,牧原集团以产权租赁的形式使用合作社资产并支付租金,这便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进行隔离。而这种隔离,在保障了扶贫资金使用安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这样解释。

在牧原集团带动下,“5+”扶贫模式在内乡县迅速推广。“‘5+’模式已实现对内乡159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分红的全覆盖。截至目前,聚爱合作社已经累计向贫困户发放分红10个季度,金额达10906.88万元,带动全县14600多人实现脱贫。”牧原集团总经理秦军说。

除股金分红以外,贫困户还可以将土地流转至企业、直接到企业就业、服务融入产业链,获得租金、薪金、产业收益。“这样,有正常劳力的贫困户可以到养殖产业链企业就业,获得每年5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即使非完全劳力者,也可在企业设置的公益岗位上就业而每年获得2万元左右的收入,不仅让贫困户摘了帽子,还能鼓起了腰包。”罗雄介绍,大部分贫困户利用收益,发展个体种、养殖,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不仅如此,内乡县还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牧原集团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贫困户收获的玉米,2018年,全县198个村的5290户贫困农户向牧原公司共销售玉米1538.1万斤,获得收购资金约1500万元,让贫困户再增收一笔。

“贫困户通过获取金融资源,与优势企业合作形成资产,同时以企业和政府增信形成有效风险隔离,从而贫困户稳定分享优势企业成长的红利,这就是‘5+’扶贫模式的资产收益逻辑,用有形之手遵循市场规则办事,引入了共享经济理念,产生的效果多方共赢。”杨曙光对“5+”扶贫模式有着独到的见解。

实现“五个赢”发挥最大效益

据介绍,“5+”扶贫模式构建了政府支持、企业带动、金融助力、合作社主导、贫困户参与的多层联动产业帮扶新机制,真正实现了“五个赢”。

实践中表现,一是贫困户赢在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就持续获得稳定收益,既有保底收入,减轻生活负担,又给自我发展提供了资金积累,增强了内生动力;二是合作社赢在实现实体化运营,带领群众增收有项目,共同发展壮大有基础;三是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赢在既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也获得了金融扶贫政策释放的红利,在企业发展关键节点得到支持,其中,牧原公司通过与合作社深度合作,既保障资金安全及贫困户利益,又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生产规模,2018年,出栏生猪1100万头,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四是金融部门赢在获得正常贷款业务收益,经营成本降低,贷款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五是政府赢在有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的信心,且有效整合了县域金融资源、财政资金和优势产业,形成“抓金融促产业、抓产业活金融”的良性循环。

鉴于“5+”扶贫模式取得的良好成效,自2016年在内乡县率先落地之后,牧原集团又陆续与众多政策性金融机构、央企扶贫基金、农村金融机构、全国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开展合作,整合扶贫金融资源,助推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在精准扶贫中,内乡“5+”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突出的“实用”“实效”作用,目前,“5+”扶贫模式已推广至黑龙江、安徽、内蒙古等全国13省(区)38个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精准带动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万贫困人口逐步实现脱贫。(记者 樊珂 张培奇 范亚旭)

(樊珂 张培奇 范亚旭)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