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智能急救站”入驻北京西站地区

今年3月,6名协和医院医生联手在东单体育馆中抢救一名心脏骤停的男子,公共场所配备的“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起了关键作用。5月8日,北青报记者从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近日,首批8个“智能急救站”入驻北京西站地区,每个都配有一台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

首批“智能急救站”入驻北京西站地区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05-09 07: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首批“智能急救站”入驻西站地区

本报讯(记者 王薇) 今年3月,6名协和医院医生联手在东单体育馆中抢救一名心脏骤停的男子,公共场所配备的“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起了关键作用。5月8日,北青报记者从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近日,首批8个“智能急救站”入驻北京西站地区,每个都配有一台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

去年驻点急救站

处置急救任务近360余起

据了解,北京西站地区是集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年集散旅客逾2.3亿人次,客流高度密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形势严峻。西站地区管委会统筹组建了多支专业应急队伍,地区在南广场还设有999急救中心专业急救站点。据统计,2018年,仅驻点西站地区的999急救站处置应急急救任务近360余起。在公共场所及时配备急救器材已经十分必要。

据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介绍,为进一步推进西站地区院前急救工作和社会急救能力,提高西站地区医疗急救志愿服务技能,为旅客平安出行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保障,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协助下,今年“五一”前夕,在西站地区出站系统问询台、爱心驿站、微型消防站等醒目地点设置启用一体化“智能急救站”。

AED取出后自动定位

发消息给值守电话

目前,8个“智能急救站”都设置在北京西站地区出站系统的醒目地点。“智能急救站”配备有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止血包、小伤口处理包等急救用品,可实现24小时远程监控急救请求。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智能急救站”设置的自助取物功能更加简单便捷。使用者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后便可免费领取站内的急救物品,包扎用品、止血用品、小伤口处理用品使用后无需归还,AED设备使用后需要归还。

在紧急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AED紧急按钮”快速取出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进行施救,为突发病人争得院前医疗急救的黄金时间。“一旦AED被取出后,我们就视为有紧急情况发生,急救站会自动链接地区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电话、驻站999急救值守电话、志愿服务协会值班电话,确保第一时间实现联动施救。”西站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志愿者、物管人员

均已培训并实名认证

紧急情况发生,来不及扫码实名认证取出急救物品怎么办?日前,西站管委会已经邀请了专业的急救培训老师为急救站点位周边的志愿者、保安员、消防员、物业管理员进行了急救技能培训,这些人员都进行了实名认证,旅客需要帮助,可以通过他们第一时间取出急救用品。

(王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