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小区内有身份信息标注的回收箱(红色)和没有更多身份信息的回收箱紧挨在一起(记者 宋延康/摄)
南宁市聚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投放的爱心大熊猫
小区、街边的旧衣物回收箱(以下简称“回收箱”),收到的衣服都去哪里了?究竟是公益行为还是商业行为?近日,翡翠园小区物业发出通知,要求相关负责人将回收箱撤离小区。无独有偶,一些社区也对回收箱进行了整治。
这个号称环保与慈善相结合的事物,刚出现在市民眼前时,收获了不少赞赏,但人们对其回收的衣服去向并不清楚,本报也曾就此进行过报道(详见本报1月16日7版、1月17日5版)。眼下,小区内和街道边的回收箱越来越多,给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何“正规军”不能遍地开花,让公益事业的价值得以体现?这些回收箱涉及哪些利益?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了解其中原委。
事件:回收箱长期不清理被物业要求撤离
4月18日,南宁市青秀区翡翠园小区一期物业在绿色回收箱上贴出“关于清理翡翠园一期小区旧衣回收箱的通知”。通知中表示,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即日起,对翡翠园一期小区管辖区域内的所有回收箱进行清理。请捐衣箱所属的公司自通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自行收回小区内回收箱,逾期未收回的回收箱,物业将统一代为清理。4月23日,记者拨打回收箱上的电话得知,小区里的回收箱都属于南宁市绿城垃圾分类志愿者协会所有。
南宁市绿城垃圾分类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接到翡翠园小区一期的回收箱被要求撤离的通知后,他们一直在跟物业的项目经理协商,希望能保留回收箱。他们在南宁市各大小区和街边投放回收箱,目前没接到类似的要求。当记者问起南宁市绿城垃圾分类志愿者协会在南宁市一共投放多少个回收箱时,陈先生说他也不清楚。
翡翠园小区一期物业南宁轨道地产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刘女士表示,去年10月1日他们入驻小区一期,当时回收箱已经在小区里摆放,由业主委员会管理。他们发现,回收箱没有定期清理,箱身上经常积灰尘,或者被当成垃圾箱使用。为了方便管理,提高小区档次,项目部要求整治小区环境,其中包括清理回收箱。物业征得业主委员会同意,下发了清理通知,回收箱若打算再进场,也要经过项目经理审核通过。
业主何先生表示,他无法分辨回收箱是否是真的公益行为,但是出于美好的愿景,市民用不上的衣服可捐给最需要的人,况且目前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回收二手衣服,这样的箱子对居民来说还是挺方便的。现在物业规范、整顿回收箱,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今后如果大家把衣服直接丢进垃圾桶,既不环保也给垃圾回收带来很大的麻烦。
5月3日晚上,记者回访时发现,翡翠园小区一期的回收箱并没有按照通知规定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