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奋斗者|护理员费英英:给更多孤残儿童妈妈般的爱

与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结缘17年,不放弃不抛弃精心护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的付出和努力,给孩子们带去新希望,这也是有价值、有幸福感的人生。在关心孤残儿童以外,费英英又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

爱国情·奋斗者|护理员费英英:给更多孤残儿童妈妈般的爱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9-05-07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祖国,我想对你说

与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结缘17年,不放弃不抛弃精心护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的付出和努力,给孩子们带去新希望,这也是有价值、有幸福感的人生。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将继续努力奋斗,脚踏实地为脱贫攻坚关键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费英英

在深圳市宝安区广深公路西乡段边上,有一个“爱的家园”——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这里有一名在护理一线坚守了17年的“英英姐姐”。费英英是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她先后给1500多名孤残儿童妈妈般的爱,成为孤残儿童护理工作的行家里手、养治康教服务和管理骨干。爱岗敬业,费英英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个孤残儿童,她被评为“民政部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用百倍爱心精心护理每一名儿童

4月11日早上8点钟,费英英已经到了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她从一楼开始巡房,了解院内近300名孩子的情况。“最近深圳的天气忽冷忽热,孩子们很容易发烧生病,每天早上我都会看看孩子们穿的衣服是否合适,床单被褥是否需要更换,再看看孩子们早餐吃哪些食物,饭菜是否跟当天表格上的相符。”费英英说,她随后会看看有没有需要外出体检或做手术的孩子,再送在院内做康复训练和上课的孩子们。

“到了午饭时间,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午餐,比如配方奶、米糊或成人餐等,孩子们吃完饭后,我们给孩子们换好尿片再哄睡。”费英英说,下午2点午睡起来后,她们再带孩子们上厕所,喂水和水果,再送孩子们上学、做康复等。

费英英说,“照顾孤残儿童的工作琐碎、繁重,还要三班倒,刚开始我内心压力特别大,和我一批从学校招聘来的18个同事,不到三个月就陆续辞职,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还留在这个岗位上。”

“孩子们教会自己更懂得感恩”

“和孩子们在一起,需要和他们沟通交流,要投入感情,我们把孩子们当成家人一样。除了爱心和耐心,更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费英英表示,2002年,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接收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体重刚过一公斤,头还没有成年人的拳头大。

“第一眼见到这个女孩时,我的心就像针扎了一下,心底的母爱在一点点滋长。她是早产儿,发育不好,我就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照料和喂养。”费英英说,由于这个孩子抵抗能力差,她们在照顾时就特别注意保温,不让她受凉,多带她晒太阳;孩子一次只能吃二三十毫升牛奶,她们就每隔一小时喂她一次,轻轻把奶嘴放到她嘴边,一滴一滴地喂她……“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这个女孩一天一天长大了,10个月的时候长到了10斤,非常逗人喜爱。不久孩子被一个爱心家庭收养,我知道这个消息时内心既开心又不舍,孩子离开院里的时候,我吃不下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静静地给她洗澡,换上漂亮的衣服,喂她吃了在福利中心的最后一顿米糊。”

“大家都会说我们付出了很多,其实孩子们也教会我们更懂得感恩更懂得珍惜。”费英英说,当她看到自己悉心照料的孩子被爱心家庭收养,融入社会;当她看到自己护理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听到孩子们喊她“英英姐姐”“英英妈妈”时……她的内心感到充实、有成就感且幸福。

为龙川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从业17年来,费英英始终扎根一线,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获得业界肯定。日前,费英英荣获“孺子牛奖”,成为深圳市民政系统33年来首位获奖者。

在关心孤残儿童以外,费英英又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今年年初,当我得知宝安区政府号召党员干部投身精准扶贫第一线,我连夜向党组织递交扶贫申请。我要到河源龙川服务2年,但我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只要我有空,一定回福利中心这个家照顾他们。”

(记者 罗莉琼)

(罗莉琼)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