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三档两优”基本框架

今日上午,央行宣布,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考虑到服务县域的银行作为普惠金融机构已经享受了第三档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不再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优惠。

央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三档两优”基本框架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2019-05-06 2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日上午,央行宣布,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今日晚间,央行有关负责人回答了相关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说,服务县域的金融机构必然具有普惠性质。目前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绝大多数是服务县域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扎根基层,服务普惠金融。此次调整聚焦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对其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这将明显增强服务县域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促进其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此次调整分三次实施到位 五六七月每月一次

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如何操作?该负责人介绍称,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为稳妥有序释放资金,确保用于扩大普惠信贷投放,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将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实施到位。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三档两优”基本框架

该负责人称,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大体有三个基准档,其中农信社等执行较低一档的存款准备金率,部分农商行执行与股份制银行相同的中间档存款准备金率,另一部分农商行则执行略低于中间档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服务县域的农商行标准明确为: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农商行均可与农信社并档,执行相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简并了存款准备金率档次。由此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更加清晰、简明的“三档两优”基本框架。

“三档”是指根据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程度、机构性质、服务定位等,存款准备金率有三个基准档:第一档,对大型银行,实行高一些的存款准备金率,体现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要求;第二档,对中型银行实行较第一档略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档,对服务县域的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为8%。

“两优”是指在三个基准档次的基础上还有两项优惠:一是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考核标准的,可享受0.5个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二是服务县域的银行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标准的,可享受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优惠。考虑到服务县域的银行作为普惠金融机构已经享受了第三档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不再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优惠。享受“两优”后,金融机构实际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要比基准档更低一些。

“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兼顾了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有利于优化结构。此次进一步梳理“三档两优”框架,更加简化了政策体系,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程婕)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