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现“代吵架”业务 高端吵50元起 湖北重庆人加价

北青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确实存在代吵架业务,不仅如此,还延伸出专业怼人、道歉、挨骂及呼死你等商品。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张建锋律师也认为,代吵架骂人首先涉嫌行政违法,其违反行政管理处罚法,应予以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网上现“代吵架”业务 高端吵50元起 湖北重庆人加价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2019-05-06 20: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如今真是什么事都能代,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听过代驾、代购、代吃,那您听过代骂嘛?

近日,一张“专业代吵服务”的聊天截图在微信群流传。其中对话显示,“专业代吵服务”明码标价:普通话100元/次,包吵赢;方言代吵的分地域单加钱,而需要代吵贵州、四川、重庆方言的,对话中则明确表示不接单,因为“吵不赢”。

北青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确实存在代吵架业务,不仅如此,还延伸出专业怼人、道歉、挨骂及呼死你等商品。

发现

服务1元起 除代吵还能全程指导吵架

北青报记者在闲鱼中搜索代吵,可以看到大量代吵架商品,价格从1元至99.9元不等,而且“服务”还分不文明骂架和文明骂人指导等。

记者注意到一个名为“代吵架 稳得雅痞”的商品,标价1元起。记者点“我想要”开私聊与对方简单交流后发现,其收费为1分钟1元,具体吵架业务需要加QQ、微信详聊。

另一家标价10元代吵的则能提供更多服务内容,包括“代骂渣男渣女小三”,提供四川话和普通话双语服务,也可以选择文明骂人不带脏话,而且自称各种文案俱全。

记者翻看商品界面后发现,此前已有60余人对该商品进行过咨询。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50元起步的高端“代吵”服务,能帮忙吵架,也能代为讲道理。店家商品描述“从小擅长讲道理(歪理),是你吵架路上不可或缺的小帮手。专业代吵(不包含脏话或者恶毒的问候,全凭逻辑打败对方),不赢全额退款!”

不过在面对湖北、重庆、湖南等地时,该店主表示“难度大,要酌情加价。”当记者询问,为什么起步价高于平均水平,店主自信表示:“服务好!全程指导吵架,收款透明,包你满意。”

而商品页面的浏览次数也确实高于平均水平,超过1100次。

体验

代吵“剧情”可定制 有剧本违禁词频出

记者购买了一家号称“25小时在线”的专业代吵的商品,店家表示最近查得严,打电话太容易被人肉,而且需要加钱,需要100元。如果选微信骂,则仅需30元。记者选择微信代骂,对方表示目标对象将自己删除就算骂赢了。店主称曾经和一个目标对象吵了两三天。

此外,该店家表示,可以提供直接乱骂和按剧本骂两种形式。记者选择了一款为“骂渣男剧本”。随后,其通过记者事先准备好的微信号,并以“哥哥在吗?找你有事。”意图通过验证。

但由于迟迟未通过微信验证,店家无法按剧本进行,于是称“要不用短信骂或者电话轰炸?”并表示不需要加钱。

加上好友后,店主马上进入开骂状态。各种夹杂着违禁词的脏话迅速刷屏,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脚本。同时该店家还随时给记者截图播报“战况”。但最终在目标对象要“报警”的威胁下,该店家认怂。她表示,自己只是个大学生,觉得好玩才来兼职,不过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表示要退单。

延伸

挨骂道歉呼死你业务一个不少

在代吵架商品底部的“猜你喜欢”商品栏中还推荐了一系列类似商品,包括“道歉”“挨骂”“专治小三”等商品。

通过简单交谈,记者被引导至QQ,并添加了“专治小三”商品的客服,对方表示,其实这就是“呼死你”业务,并发来一张价目表,上面显示“18/一天 38/三天 68/七天……”最长三个月不等的价位。对方还表示代呼服务中间可停可继续,并免费让记者体验了被呼的效果。

记者报号几分钟后,一通来自贵州毕节的电话打了过来,响铃两声婚后就挂断,在之后又分别收到来自山东济南以及湖南长沙的电话骚扰。但当记者回拨这些电话时,均提示无法接通。

客服表示来电号码为全国随机,不会被手机屏蔽。因为骚扰效果是不间断的,所以尤其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影响很大。但如果想让对方连手机都用不了,他们也能提供价位更高的服务。

说法

代吵架侵犯名誉权 情节严重或涉侮辱罪

北京英淇律师事务所夏广域律师则认为,网上收费代人吵架骂人,属于违法行为。吵架骂人侮辱人格,会受到治安处罚。

如果以此牟利,其所得也属于违法所得,应该没收。如果支付费用也可以要求退还,因为双方的民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无效。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张建锋律师也认为,代吵架骂人首先涉嫌行政违法,其违反行政管理处罚法,应予以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其次代吵架骂人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应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涉嫌侮辱罪。

对于“呼死你”业务,张建锋律师认为其主要涉及民事侵权,“利用‘呼死你’等外挂软件对他人进行骚扰,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通话、休息和工作,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权和身体健康权。如果这种手段的实施是为即将开始的犯罪进行前期准备,情节严重,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网络交易平台来说,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白龙

(白龙)

1 2 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