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迁徙至衡水湖的一群白鹭在湖边栖息。 记者焦磊 通讯员陈康摄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焦磊)近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大批北迁候鸟。据该保护区专业人员预测,随着天气越来越暖,还将陆续有上百种十几万只候鸟飞到这里。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东亚——西亚全球鸟类迁徙通道(中部),是多种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落脚点,也是多种鸟类生息繁衍的重点区域,每年候鸟过境上百万只。据介绍,今春飞来的这些鸟儿大部分来自南方,有的途经衡水湖歇脚觅食,有的留此繁殖进入秋季再向南迁徙。
近年来,衡水市高度重视保护衡水湖这一宝贵生态资源,实施了生态调控、湖滨建设、增殖放流、环湖垃圾治理等工程项目,并充分利用中央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对衡水湖保护区范围内由于保护鸟类而受损的耕地进行补偿,对湿地环境进行生态修复,遏制了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今年3月1日,《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对保护区域、管理体系、水质标准、合理水位、水质监测、引水渠道、内源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规范,为保护衡水湖提供了更为严密的法制保障。
“鸟跟人一样,都喜欢舒适的环境。”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研究员李宏凯说,大批候鸟途经衡水湖停歇或在此繁殖,反映出这里的生态质量正在持续向好。目前,衡水湖水质已由过去局部劣Ⅴ类达到总体Ⅲ类,鸟类数量陆续增至324种。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