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发布地方标准 让“乡贤参事”有标可依

28日,《乡贤参事会建设和运行规范》(DB330521/T52——2019)(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布,将乡贤参事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浙江德清发布地方标准 让“乡贤参事”有标可依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4-28 17: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浙江德清发布地方标准让“乡贤参事”有标可依

德清县乡贤参事展厅施紫楠摄

中新网湖州4月28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28日,《乡贤参事会建设和运行规范》(DB330521/T52——2019)(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布,将乡贤参事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加强乡贤尤其是新乡贤的统战工作,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会上,德清县委副书记王伟峰直言,如何把乡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利用,是一项重要课题。

而《规范》的发布,则是对此作出了初步回应。

据悉,德清县乡贤参事会做法,源于洛舍镇东衡村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委员会。2014年10月,雷甸镇原洋北村成立乡贤参事会,正式提出该概念。

自那以后,乡贤参事会开始在德清推广。

“我们社区建了足球场、公园、电影院,今后怎样利用这些文体设施丰富群众生活?”在中兴社区里,面对这一难题,乡贤参事会的多位乡贤,你一言,我一语,不到一个小时,贡献了十多条金点子。

  德清县乡贤参事会标准发布现场 施紫楠 摄

这只是中兴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场景。作为德清首个农村社区,也是全县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自2015年挂牌成立以来,中兴社区探索构建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乡贤参事会是重要举措之一。

“乡贤参事会是我县深化‘三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次探索实践,在推动乡村人才集聚、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德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峰说。

通过四年多发展,如今,德清县已培育发展乡贤参事组织107个,累计参事4125次,服务5633次,受惠群众18多万人次。

严峰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乡贤参事会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此背景下,《规范》应运而生。

记者翻阅《规范》发现,其以破解乡贤参事组织运行存在的问题入手,主要分为基本要求、机构建设、运行管理等五大方面,包含19个大项、35个小项。

其中,“基本内容”主要对乡贤参事组织性质进行清晰定位;“机构建设”主要对乡贤参事组织会员、机构成立、工作任务、工作制度等内容进行明确;“运行管理”则是对乡贤参事组织运行管理的总体要求、民主协商、基金资助、会议举办等工作内容进行规范。

严峰告诉记者,在编制《规范》过程中,重点突出三个原则。其中,“符合基层实际、简便易行”为基本原则。

比如,结合当下德清外来农村投资创业人才越来越多的实际,《规范》将乡贤本土精英定义进行扩充,将来德清各村(社区)投资兴业、安家常驻的优秀新居民,也纳入推选范畴。

“《规范》的制定,让乡贤参事会组织有标可依,有助于推动其日常管理和业务开展,提升工作规划化水平。”严峰说,接下来,德清将进一步深化这一特色基层自治品牌,为湖州市乃至全中国的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一个德清样板。(完)

(施紫楠)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