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防火卫士”40多年巡线防火演绎“职业忠诚”

题:太行深山“防火卫士”40多年巡线防火演绎“职业忠诚”今年1月23日,王国军在王家坪后沟开展巡视时,远远看到山坡上一处杂草起火,一位农民正奋力扑救,情况危急。

太行深山“防火卫士”40多年巡线防火演绎“职业忠诚”

来源:新华网 2019-04-28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太行深山“防火卫士”40多年巡线防火演绎“职业忠诚”

新华社石家庄4月28日电 题:太行深山“防火卫士”40多年巡线防火演绎“职业忠诚”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

28日,王国军早早来到单位,戴上安全帽,换上胶鞋,背上工具袋,又一次踏上太行山深处的崎岖小路,对嶂石岩供电区域的王家坪线路开展巡视。

这条长约30里的山路,步行往返一次耗时半天。王国军这一走,就是40多年。

王国军是国网河北赞皇县供电公司嶂石岩供电所一名普通职工。1978年以来,他一直扎根这里,负责10千伏及以下线路巡视工作。嶂石岩乡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植被茂盛,防山火任务艰巨。

俗话说:“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春季天干物燥,又是山区百姓春耕繁忙时节,正是防山火关键时期。“平时一个月定期巡视2次,冬春防火季每天巡视一次。严防山区火灾,保障供电线路安全运行。”王国军说。

在山上巡线时,王国军经常习惯性弯下腰,拔起一团杂草放在手里搓揉一下。如果杂草被轻易揉碎,他就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今年1月23日,王国军在王家坪后沟开展巡视时,远远看到山坡上一处杂草起火,一位农民正奋力扑救,情况危急。他抄起随身携带的灭火工具冲过去,与村民一起奋力扑救20多分钟,才将山火扑灭。现在回想起来,王国军依然心有余悸:“火扑灭了,才发现衣服烧了好几个洞,手脚上烧出了好多水泡。”

1983年扑灭一起、1988年扑灭一起……到今年,王国军一共参与了26起火灾扑救。回想起一次次扑火经历,他心情激动,脸上满是自豪。多年巡线,王国军对防山火积累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方法:发现大火情,第一时间报警;发现小火情,就喊附近村民一起扑救;先用工具拍打扑灭明火,然后用土埋压灭暗火。

每次巡线,王国军工具袋里都装着自制的灭火工具:一根木棍绑上几根皮条,就像家里的“墩布”一样。“这工具看起来简陋,用起来效果不错。杂草起火后,用这个一拍打就灭了。”王国军说。

多年巡线,王国军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安全隐患。近期巡线时,他发现一处变压器跌落保险有放电声音,可能是跌落保险松动,产生打火现象,有可能引发火灾。经汇报,他和同事及时对线路拉闸停电,拧紧了有放电痕迹、已经松动的螺丝,消除了安全隐患。

“绝不能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必须防患于未然!”每年冬春防火季,尤其是清明节前后,王国军都随身携带防火手册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文本,看到山上春耕、清明祭扫的村民,都提醒他们不要携带火种上山,不要在祭祀时点烛、燃香、烧纸,更不能在山上烧荒。

“今年10月我就要退休了,但我对这片山林有感情,会一直守护。一旦出现火情,我会毫不犹豫冲锋在前,尽到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王国军说。

(齐雷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