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子越过越好 干劲越来越足
■至今难忘那一刻
2016年4月24日,习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视察并走访村民。如今,大湾村的村口还有总书记当时的指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尤其不能少了老区这一块”。三年来,大湾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村民的生活一年迈步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金寨县在脱贫攻坚上不断闯出新路,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幸福感倍增。
村民陈泽申 如今是个“大忙人”
花石乡大湾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脚下,辖37个村民组、921户3521人,其中党员104人。由于地处大别山腹地,以前去一趟县城都不易,一度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如今,村内平整的柏油路能直通村民陈泽申的老屋。三年前,在这个老屋前,习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在此座谈。三年过去了,陈泽申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九大代表、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总支第一书记余静说,2017年,陈泽申就已搬了新家,如今其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任职,空闲时还在附近茶厂务工,家里养鸡养羊、还种植了中草药。“没准这个时候就在茶厂里忙活呢!”余静说。
果不其然,记者见到陈泽申时,他正在花石乡茶产业扶贫车间,和茶厂的工人们忙着炒茶。阳春三月,正是当地的春茶上市季节,陈泽申说,每年这时候也是茶厂最忙的时刻。
日子变好 他们越干越有劲了
“我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总书记说的话。”陈泽申说,2015年时,他家的年收入还不到3000元,在2016年时就突破了2万元,2018年的收入已超过4万元。
“2017年,我就搬进新居啦,有70㎡呢!”在花石乡茶产业扶贫车间,69岁的陈泽申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2017年就脱了贫。去年,我养鸡养羊、种植中草药,加上在茶厂务工的收入、村里公益性岗位工资,一年下来,腰包里装了4万元,比前一年增收1万元。”陈泽申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也越干越有劲了。
大湾村村民周秀凤家也是贫困户,她2017年也来这个车间务工。2015年时,她家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自从进了茶产业扶贫车间务工,2017年这一项的工资收入便是5000多,“去年工资收入8000多,今年的工资还会更多,收入的增加缓解了家庭的很大压力。”
抢抓机遇 脱贫攻坚闯出新路
三年来,大湾村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流转386户茶农826亩茶园,改造提升276亩村集体茶园,实现户均年增收1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8万元;通过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炒制加工等就业岗位,带动茶农增收11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750个工日,增收7.5万元;吸引游客观光旅游、采茶制茶体验,发展休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
金寨县委县政府及68万老区人民,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的重要指示为动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探索了一条符合金寨实际、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新路子。(来源:安徽商报,记者 许家权)
(许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