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戏如何炼成?独家探秘壮剧《牵云崖》台前幕后
桂风壮韵浓 壮剧《牵云崖》表现壮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壮剧,由壮族人民创造,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节庆的游戏典礼,传唱的乡风歌谣,日常的民族风俗……都是孕育壮剧的源头活水和民间“养料”。“壮剧是我们广西壮族的代表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艺术。我们正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演绎新时代壮剧作品,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更有层次、更加多元、更具观众缘。”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唐红友介绍说。
壮剧《牵云崖》中,布洛陀祭祀仪式、山歌对唱的民族风情、迎亲嫁女的拦路歌、哭嫁歌等片段,均是来源于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不仅使该剧充满了浓郁的壮风桂韵,更是一下子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人眼前一亮。“剧中有大量民俗风情舞美展示,更以壮族山歌作为唱腔曲调突显山歌文化,这部剧可以说是又‘壮’又‘美’!”《牵云崖》总导演熊源伟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
“《牵云崖》表演很成功,这是广西壮剧创演历史中,令人印象深刻且十分成功的一部‘心水’作品,壮剧演员哈丹对两姐妹的塑造非常到位。”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建平先生看完现场竞演后高兴点赞。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曹光哲在观看完竞演后表示,壮剧《牵云崖》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表达,更是为壮族人民的信仰、情感、美学观、价值观,甚至宗教观的一次集中发声,展现出壮族人民的精神风貌。《牵云崖》代表壮剧走上梅花奖竞演舞台,和来自全国兄弟省区的川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同台竞技表现毫不逊色,这既是对壮剧人的肯定,又为广西戏剧发展带来春的希望。(记者 王飞)
4月20日晚,新编传奇壮剧《牵云崖》精彩亮相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舞台。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