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教授为患者更换人工晶体 眼疾实现“一劳永逸”

白内障、青光眼、老花交织在一起,这在临床上是较为复杂的。朱思泉教授采用了人工晶体植换的方式,代替了此前患者已肿胀的晶状体,使患者实现了“一劳永逸”的治疗效果。

眼科教授为患者更换人工晶体 眼疾实现“一劳永逸”

来源:四川在线 2019-04-15 09: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寰)白内障、青光眼、老花交织在一起,这在临床上是较为复杂的。

日前,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朱思泉教授通过“无刀白内障摘除”等方式,通过人工晶状体植换,一次性为患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青光眼、白内障、老花、近视、散光等问题,让患者的视力恢复到40岁左右的水平。

4月13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术后的阿力,此前他因眼睛疼痛感到不适,到了近期已经难以忍受。他专程从外地赶到成都就医,经过朱思泉教授的诊断,阿力已经有了青光眼的前期征兆,而同时伴有白内障和老花眼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手术,很有可能会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最终失明。

据了解,白内障是所有人都会得的哀老性疾病,这与人要长白头发是一个道理,而且一旦出现白内障是不可逆的。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通过手术刀将导致视力模糊的“膜”割掉,这样方式会导致创伤,而此次手术,朱思泉教授采用了“飞秒激光代替刀”的技术,是利用激光的方式,为患者切割和乳化掉那一层“膜”,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手术失败的机率,也减少了患者的创伤面。

而青光眼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每年增厚20微米,而人的眼球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凸起的晶状体挤压眼球里的房角,导致青光眼的发作,最开始,患者只会偶尔感到视力模糊,但如果放任不管,发展到后期,即使手术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最终会导致失明。朱思泉教授称,白内障、青光眼在医学上较为常见,但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手术前,医生通过精密仪器对晶体的度数、散光的方向、前房深度、眼球长度、角膜的弯曲度、黄斑形态与功能丶视神经视网膜功能等进行判断,才能制定出严密的手术方案。朱思泉教授采用了人工晶体植换的方式,代替了此前患者已肿胀的晶状体,使患者实现了“一劳永逸”的治疗效果。

(李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