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00后大学生爱上思政课 一群教授博士头脑风暴

一个月两次,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会议室内,就会传来十几位思政老师对教学内容上相互碰撞的“争论”声。刘倩表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说点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对学生的启发远比照搬教材更好。

怎么让00后大学生爱上思政课 一群教授博士头脑风暴

来源:重庆晨报 2019-04-12 0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怎么让00后大学生爱上思政课 一群教授博士每月搞两场头脑风暴

一个月两次,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会议室内,就会传来十几位思政老师对教学内容上相互碰撞的“争论”声。他们通过这样的集体“背课”,将思政课难点重点进行梳理。让它们不再是枯燥的条条框框,而变成“穷游”的故事,变成人生的经历,变成同学们喜爱的内容。

魅力教师

将“穷游”经历纳入思政教育

4月10日,记者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见到了31岁的刘倩,长相甜美又时尚的她一改平日里女博士的形象。她被学生评选为2018年重庆大学最受欢迎的10名老师之一。

刘倩告诉记者,之所以同学们都喜欢她,可能源于她平日里古灵精怪的性格,可以与同学打成一片。“对待学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刘倩说,每一堂课,她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最好的一切呈现在课堂上。

刘倩老师的课很特别,她的教学资料基本都是她自己收集而来的。这些一手资料哪里来,她表示都是她“穷游”来的。原来从2015年入职以来,每年的寒暑假刘倩就变身成一名“背包客”,前往许多国家旅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一手资料,带回她的课堂。

“我曾花一整个月的时间‘穷游’老挝、越南,两个国家九个城市,也曾花一整个月的时间‘穷游’马来西亚、柬埔寨,两个国家七个城市……”刘倩说,她喜欢在课堂上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讲给学生们听,并将收集的旅途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呈现给学生。

刘倩表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说点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对学生的启发远比照搬教材更好。

头脑风暴

十几位思政老师的集体“绝招”

记者了解到,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像刘倩这样“接地气”的思政老师还有很多,大家每天都在探讨,如何上好高校的思政课。去年,已有00后开始进入高校学习,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学生,思政老师得有“绝招”。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铁岩教授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定期将老师们聚集起来一起参与思政课的“备课”,是因为如今的大学生对思政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最大效率的提高思政老师的教学效率,集体“备课”成为所有思政老师工作中的常态。

4月10日下午2点半,记者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楼会议室看到,十几位思政老师坐在一起,轮流分享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思想的“头脑风暴”。

而这样的集体“备课”模式早在2017年9月就开始了。仅这学期开学以来,已经是第五次。有思政老师告诉记者,除了一个月两次的定期“备课”,平日里,在老师们的QQ群、微信群里也会不定期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

“社会信息多元化的今天,集体力量会更完善更全面,老师之间也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肖铁岩表示,这样的“备课”方式不仅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师教学的效率,还能更好的将思政教育形成共识,形成系统。

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

付迪西

付迪西

(付迪西 付迪西)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