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惩腐打“伞”的实际成效 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多管齐下
畅通线索“活水源”
横县利用26辆EMS邮政车辆张贴公告和举报电话;
兴宁区运用抖音等新媒体发布短视频宣传“惩腐打伞”内容;
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基层廉洁工作站“前哨监督”作用,着力发现村组干部涉黑涉恶问题线索……
一个地方有没有黑恶势力,群众最清楚。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拓宽渠道和深挖线索相结合,多管齐下广辟问题线索来源,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性、主动性——
在深化巡察监督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市、县巡察机构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巡察重要内容,着力发现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不力以及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问题。如市本级派出6个巡察组对市委政法委、市国土局、市科技局等12个单位开展巡察。
在拓宽线索来源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来信、来访、网络、电话、微信等信访举报平台,探索“互联网+监督”模式,开通运行“廉洁南宁”随手拍系统,把“12388”监督举报电话、网上举报平台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鼓励群众检举问题线索,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在全面起底排查上下功夫。开展线索排查“起底”行动,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搜寻蛛丝马迹,共排查梳理问题线索47条。加强分析研判,对已经办结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按照“两个一律”要求,细刨深挖一批“案中案”和“案外案”,揪出隐藏在背后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