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50万深圳人,六成是人才!他们为什么选深圳?

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49.83万人,高居珠三角九市首位。而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接收应届毕业生10.8万人,同比增长7%,连续5年创新高。

一年新增50万深圳人,六成是人才!他们为什么选深圳?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22 0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平均27岁,加速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看来,深圳城市人口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年轻,一个是学理工科的大学生比例比较高。“这对深圳城市发展、创新城市建设都非常有利。”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属于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而2015-2017年三年间,深圳引进的人才的平均年龄约为27岁,呈现出强大人口活力。

与此同时,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吸引力,一大批来自于计算机、会计、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金融等专业领域创新人才也开始加速集聚。

梳理近三年深圳引进人才火爆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

而华为、腾讯、富士康、比亚迪、中兴通讯等总部型企业及大型企业更成为引才主力军。

上述背景下,也使得深圳创新出现一个常被津津乐道的四个“90%”现象: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

今年深圳各类人才专项资金达76.7亿元,加码人才引进

人才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创新人才数量不断增长,创新人才聚集愈发鲜明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上的不遗余力。

近年来,深圳始终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引才聚才质量,增强人才推动发展“源动力”。

为人才喝彩、向人才致敬。每年的11月1日是《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法定的“人才日”,通过地方立法为人才设立专门的“节日”,是深圳着力在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人才环境上下苦功的折射和缩影。

  深圳人才公园。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2016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同时制定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博士后科研资助、“人才安居”、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与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服务全过程。

而眼下,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圳正进一步加码人才引进力度,不仅实现“人才引进业务秒批”办理全覆盖,2019年还将安排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人才安居工程等各类人才专项资金76.7亿元,同比增长43.6%,并进一步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力度,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记者】杜艳

【摄影】鲁力朱洪波

|<<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