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按下“快进键” 14个信息基建支持项目出炉

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今年将制定实施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有关举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补短板的重要选择。

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按下“快进键” 14个信息基建支持项目出炉

来源: 新华网
2019-03-18 08: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保持基建补短板力度 14个信息基建支持项目出炉

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按下“快进键”

地方专项债、PPP等多路并进再“输血”

“2019年计划投资1362亿元,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上海市3月15日发布的2019年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成为当前地方加码重大项目投资的一个缩影。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将制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落实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有关举措。2019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也于日前出炉。

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将建,钱从哪里来?据悉,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比去年增加4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还将创新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民资参与,新一轮符合新规的PPP项目有望加快上马。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加力提速

上海市2019年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显示,2019年将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38项,预备项目28项,新开工项目23项,建成项目11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沪通铁路上海段、G320公路、吴淞江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北横通道、机场联络线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

而此前不久,北京市提出,2019年将集中精力推进100个基础设施项目,当年计划完成建安投资约538亿元。贵州省安排下达2019年省重大工程项目2700个以上,确保一季度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四川省提出,抓好700个全省重点项目,确保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从侧面印证开年以来的这种势头。从投资先行指标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月份同比增长4.9%,这个数据去年全年是下降17.7%。

“随着国家层面补短板稳投资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区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推动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说。

不仅加大力度,还要提快进度。如,河南省提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湖北省提出,以更大决心、更足拼劲、更新招数抓项目,大力提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在投资和项目建设比武场上拼搏奋斗、竞相赶超。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提升基建投资力度成为稳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且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获得中央财政发债和转移支付方面的支持,因此意愿和积极性都较高。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今年将制定实施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有关举措。

新一代信息基建项目正迎来政策力挺。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了2019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内蒙古广电网络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黑龙江广电网络城乡宽带提速工程一期项目、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新疆广电融媒体支撑网络建设项目等14个项目在列。

新增地方专项债“输血”重点项目

按照预算报告,中央预算内投资今年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这笔资金重点用于“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补短板的重要选择。

“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补短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特别是年初以来,截至2月底已发行地方专项债3078亿元,不仅在时间节点上比往年有了较大提前,而且债券利息有所降低,债券期限有所延长。”王宝滨说,相关举措有力带动了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基建的反弹与发改委加快审批项目、专项债提前下达并发行有较大关系。2019年1月和2月地方政府债券净发行4180亿元和3380亿元,而去年同期分别是0和286亿元。”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说。

专项债规模还将扩大。据悉,2019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预算报告也指出,“开前门要更大”,并在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加快债券发行进度上做出明确安排。

“专项债是缓解地方基建投资压力的重要融资工具,其有专门的预算管理制度来规范,是风险可控的融资工具,有利于地方审慎进行基建投资,减少隐性债务风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多策齐出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度

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度是另一重要发力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提出,建立健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长效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采取混合所有制、投标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参与PPP项目。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更是向市场释放了支持PPP项目发展的新信号。

地方上已经有所行动。安徽省将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重大项目。北京市更是明确,项目主体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以民营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数占比不低于50%,投资占比不低于70%。业内认为,在政府的重新支持下,地方将积极上马新一轮符合新规的PPP项目。

“PPP的重要一方应该是市场主体,民间资本应该占相当分量,PPP实施的环境条件还需要优化,让民资愿意参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透露,对于民间投资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要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准入空间。二是帮助民间投资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融资问题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服务的问题等。

“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重大基建和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也有助于形成多元化治理结构,改善资产负债表,降低政府债务率,提升重点重大项目的运营效率。”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记者 班娟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