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轮胎生产企业之一
今年46岁的廖成臣自1994年毕业后进入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从基层工人做到技术骨干,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该公司“产品质量求生存,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的理念一脉相承。
廖成臣主要负责公司的蒸汽、空压、供水、供电等四大设备的故障维修,他告诉记者,动力供应和轮胎生产有直接联系。“轮胎生产要求提高,相应的电气设备也需换代升级。动力供应跟上了,轮胎的产量和质量才能有保证。”
廖成臣所在的公司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工业园内,也是该公司实施“双基地、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基地之一,占地2300亩,能生产2000余个轮胎品种,广泛用在农业、矿山、沙漠等特种车辆上。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有目共睹。公司主要生产的“前进”牌汽车斜交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工程机械轮胎等,是国内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的轮胎生产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北美、澳洲、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
“2018年公司轮胎产销两旺,开工率达到95%以上。” 廖成臣说,贵州轮胎的成功与技改创新密不可分。
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贵州轮胎就开始着手技改,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关键设备和科研实验检测设备,促使产品升级换代。
贵州轮胎建厂之初,设计规模仅为生产3万条小型斜交轮胎和部分橡胶制品。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形成500多万套轮胎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和调整产品结构是公司逆境增长的有效手段,未来的竞争力要逐渐向高端化靠拢。为此,公司按照“扁平化”和“子午化”的标准,对扎佐厂区设备逐步实施智能化改造,管理上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轮胎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产能得到了30%左右提升。
2018全年,公司生产轮胎568.3万套,同比增加25.96%。
园区工厂内,轮胎正在接受光检
近年来,贵州轮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龙江工业园区建设海外基地,让“双基地、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式起航。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亿美元,投资全部完成后,将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120万条、非公路用轮胎80万条。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人力和能源资源丰富的越南,能降低运营成本,化解原材料和产品出口‘两头在外’的瓶颈,大幅降低公司物流成本,并缩短供货周期,预计今年开始生产下线。
贵阳正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为核心,加快落实“双基地、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化实施与市场竞争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全方位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实现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原文见中国日报3月6日10版 英文链接:http://www.eguizhou.gov.cn/2019-03/06/content_37444506.htm)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