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文旅产业的拉动力

前不久,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1个、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文旅产业的拉动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05 16: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前不久,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1个、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重识:乡土文脉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乡村新型产业成为应有之义。大力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北宋大儒张载强调要“为往圣继绝学”,使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于世。传承乡土文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内置基因。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奇指出,保护和活化古村古镇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乡村要振兴,守住优秀传统,就是守住了中华文化的精魂。传统丢失、精魂迷散,上不能承祖宗,下无以启子孙,乡村建得再美,也徒有躯壳。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本质上在于要实现生产方式转换,将乡村优质的“存量”资源变为可变现的“增量”产业,搞活乡村经济,实现振兴大发展,浓郁的乡土文脉,为文化旅游进驻乡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新场景。文化旅游产业对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对地域特色的挖掘和传播。

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激活城镇文化、保护城镇风貌、彰显城镇个性,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局面。

另一方面,文旅企业介入投资开发,立足在地文化本体,将其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和神韵的最大化,使文旅小镇成为活灵活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社会综合体,富有历久弥新的鲜活生命力。

作为文旅产业小镇的知名运营商,伟光汇通在此方面深有感触,在文旅小镇建设过程中,将在地文化的挖掘和活化视为整个小镇的“灵魂”。例如,在广西百色的田州古城,伟光汇通通过挖掘田阳当地的壮族布洛陀始祖文化,快速带动当地以从农业为核心的城市产业向以文化、旅游、商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安徽颍上的管仲老街,伟光汇通以管子文化为主题,展现千年名相管仲的传奇一生和彪炳史册的功绩,并将民俗文化、老街文化融入皖北建筑和水街环境之中,借助多样的文旅产业形式让游客体验颍上传统民俗,领略皖北水乡风情,独具地域特色的古城风貌和文化旅游产品,也成为当地旅游的核心磁极。

因此,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只有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方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灵动和活力。

转型:文旅产业是实现乡村脱贫攻坚的关键

在此次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提到脱贫攻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活力、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等关键词,将“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而近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握文旅融合带来的新格局,围绕旅游扶贫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是创造价值、放大价值的“+”,是搭建桥梁、促进合作的“+”,更是结构重塑和开放互联的“+”,“旅游+”的对象和内容、方式正处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中。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文化旅游的自身属性使乡村旅游具有市场优势突出、产业活力强劲、造血功能强大、带动作用显著的诸多特点,不而同领域间的跨界融合搭建出新的供需平台,衍生出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优化结构、打破边界、多元创新,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乡村文旅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能拔掉穷根。

伟光汇通20年来在致力于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亦坚持倡导文旅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为城市提供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方式。伟光汇通旅业联席总裁王军指出,在新的文旅时代,文旅小镇承载着多重使命,客观上承担着从文旅消费到文旅产业的升级的使命,同时,它也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转型发展的抓手,我们需要带着系统性介入的思维构建多元化产业链生态。

坚持产业融合,以农业、健康产业、文创产业等为文旅小镇的产业依托,是以文旅产业实现脱贫攻坚的渠道。我们在文旅产业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如民俗、民宿、非遗等资源,展现自成特色的乡村文化IP,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彝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生产生活中能见的事物,注入彝族特色审美文化,成为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更成为带动当地经济腾飞的新的增长极。彝人古镇内“彝家公社”创新彝绣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古镇为平台,将彝绣文化产业做精、做强、做美,从一个彝家刺绣的小厂,发展成为楚雄当地从事彝绣的龙头企业,带动楚雄州7000多个绣娘就近就业,创始人金永淑从创业初期的5万元启动资金到如今拥有5000万的固定资产,彝绣产业成为农村贫困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楚雄州通过发展文旅产业,使彝人古镇成为彝绣产业生根壮大的沃土,实现产业联动,成为楚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田州古城,文化特色拉动消费市场,为当地的文化和农特产品打开了市场,更为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通过挖掘地缘文化,引进旅游产业,为城市新增人口匹配更多的就业创业岗位,田州古城为当地困难群众打通了增收的“门路”。如今,入驻田州古城景区的商家有322户、商铺452间、酒店宾馆11家,商业总营业额超过5500万元。景区内经营户和服务、安保、保洁等各类就业人员约3000人,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田州古城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产业联动,快速带动当地从以农业为核心的城市产业向以文化、旅游、商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转型,为百色革命老区找到了一条转型之路、脱贫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激活乡村文旅资源,助力乡村实现脱贫攻坚,是文旅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点,更是文旅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乡土中国不仅为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更以文旅产业之力汇聚乡村振兴同心圆梦的力量。不久的未来,相信文旅融合必将带领更多的中国乡村走上发展振兴的新路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