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薯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暨马铃薯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座谈会在昆举行

近日,记者从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优薯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暨马铃薯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座谈会上获悉,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攻关的“优薯计划”项目研究工作近期取得阶段性突破。

“优薯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暨马铃薯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座谈会在昆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1-21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记者从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优薯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暨马铃薯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座谈会上获悉,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攻关的“优薯计划”项目研究工作近期取得阶段性突破。

马铃薯营养全面,是世界第三大主粮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和主食化发展战略将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支撑我国粮食安全。

“优薯计划”将充分利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马铃薯育种和繁殖方式进行颠覆性创新,开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绿色革命”。首先,用二倍体自交系替代同源四倍体栽培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可将育种周期从10-15年缩短为3-5年,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此外,用储运方便且不带主要病虫害的杂交种子替代块茎繁殖,将把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为我国每年节省1,000万亩种薯繁育用地,并解决1,000万吨种薯储运的难题。由此,“优薯计划”将培育我国生物育种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使我国马铃薯生物育种研究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最终,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是深圳市农业基础创新研究的排头兵,在蔬菜基因组学等研究方向进入世界前列,而云南师范大学则拥有40年历史的马铃薯传统特色学科和丰富研究经验,成果入选了我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战略合作30年来的标志性成果。 为一步加速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科技创新,云南师范大学、基因组所和云南英茂集团于2016年9月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从事马铃薯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马铃薯科学研究院,组建了一支既有从事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育种专家。团队配置完全体现了引领颠覆性创新、开启马铃薯产业“绿色革命”的基本思想。

此外,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联合攻关的“马铃薯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重大成果已于2019年1月14日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正式发表。此项成果是该团队继2018年8月份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杂志发表“通过敲除S-RNase创制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成果的延续和拓展,这也是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与基因组所合作今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第三篇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章,这为实施国家马铃薯重大科技创新“优薯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研究团队借助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和最前沿的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成功破解了马铃薯自交不亲和与自交衰退遗传分子机制,搬开了两块阻碍“优薯计划”顺利实施的绊脚石,将促使“优薯计划”项目进入快车道。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