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8f78cea310030f813ed4ce
中国日报网 > 滚动新闻 >
中国日报网 > 滚动新闻 >

新增作品300多万部!《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

《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年新增作品300多万部。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2023-04-12 06:55

春日市集、房车露营、竹筒奶茶 春暖花开之际各地消费亮点多

春风送来了春天的温暖,还带来了春日经济的火热。翠绿的竹筒,搭配绵密的奶油雪顶,和花果冻干的装饰,再贴上“苏州”字样的城市标签,这样的组合新潮抢眼,一杯的售价达到30元左右。2023-04-10 13:31

国际护胃日丨胃病发病呈年轻化 护“胃”要趁早

今天(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人们常说十人九胃病,今年国际护胃日相关机构针对职场人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人表示有过胃部不适的症状,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研究表明,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胃黏膜屏障受损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正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一大因素。2023-04-09 07:35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技术如何改变未来出行?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是一种将高温超导技术和磁悬浮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交通工具。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妥妥的高科技,它是车轨高度耦合的大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之多。中车长客磁浮研究所系统技术室副主任 邵南: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肯定还是高温超导磁体。2023-04-08 09:57

直播带岗“职”等你来

23岁的贵州小伙子谢远森就是用手机刷到了一场直播带岗的实景展示,从而看中了这家在昆山的制造企业。在直播带岗的最初阶段,招聘的大部分岗位是一线蓝领工人,而现在,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招聘也逐步纳入进来。2023-04-08 09:48

从绿色机遇透视中国经济活力

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今天,加快全面转型的中国经济,正涌动着绿色机遇。2023-04-08 09:47

“北薯南种”打通了这条产业链

距离东北春播开始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对黑龙江望奎县的农民们来说,他们在广东湛江种植的马铃薯已经开始收获。于是,从2015年开始望奎县的农民带着优质马铃薯种子、技术和装备南下广东,在遂溪县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3-04-06 10:29

乡村生活综艺:打造现代人的“武陵源”

近年来,乡村生活综艺佳作迭出,多档节目从不同角度切入广阔乡村,如同一股股溪流蜿蜒汇聚,声势逐渐壮大,虽然没有动不动“出圈”,却自成一派,成为综艺领域不可小觑的力量。这些记忆原本只藏在心灵深处,但乡村生活综艺的异军突起,却给了它们一个释放的契机。2023-04-06 10:13

“英雄之光”系列思政课|英雄魂归处

四月芳菲始,又到清明时。在这个日子里,总有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本期思政课我们走进六处纪念馆(烈士陵园),通过8位青年讲解员讲述的11个英雄故事,展现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追忆往昔、启示当下,激励着青年人坚定爱国信念,勇担时代责任。2023-04-05 20:31

3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形势良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5日公布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从供应情况来看,主要大宗商品供应量继续呈现全部上升的局面,并且除成品油外,其余品种供应增速均有所加快。2023-04-05 14:06

“小而美”“烟火气” 夜间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夜间逛街市、赶市集、品美食、看演出,各地纷纷优化政策、提升服务,加强文旅融合,旅游消费正持续回暖。结合特色餐饮、院落民宿、微演艺、生活美学空间等多元业态,很多文化商街形成了夜秀、夜演、夜展等产品体系。2023-04-05 10:48

形式“新”起来 清明节俗“传”下去

作为节气,清明是时令的标志,是古时指导农耕生产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电视节目以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文化为主题,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传递中华文化之美。2023-04-05 08:03

促消费惠民生 便民生活圈繁荣社区商业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形成以庞大社区消费为基础、周边综合性商业中心为补充,城市重点商圈提质升级的梯次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2023-04-03 09:17

旅游市场持续回暖 激发消费新活力

神州大地,春意浓浓,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各地有针对性地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激发消费新活力。湖南张家界开展各类国际国内旅游促销优惠活动,湖南省近日还划拨3亿元专项资金,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助力文旅产业加快回暖。2023-04-03 09:15

福建:发展新兴产业 构建新发展格局

福建加快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福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23-04-03 09:15

缅怀!2022年因公牺牲民警名单公布

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有308名民警因公牺牲。致敬,缅怀!2023-04-03 07:38

消费新业态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个春天,开封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举办多场非遗民俗活动,更努力推动非遗活动进景区。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村民 杨光辉:“村BA”举行篮球比赛,我家的宾馆基本上爆满,还有餐饮、小卖部卖东西,我家都忙不过来。2023-04-03 06:30

滇藏铁路云南段预计年内开通运营

记者4月1日从云南铁路部门了解到,滇藏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哈巴雪山隧道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滇藏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9523米的哈巴雪山隧道建设进展顺利,施工人员正在向最后的40米发起冲刺。2023-04-03 05:30

黄河全域禁渔 母亲河如何重现生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廊道,孕育了许多特有的水生生物物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表示,黄河水域生态系统整体比较脆弱,上游鱼类生长速度缓慢,繁殖力低,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2023-04-03 05:30

电商助力 跑出兴农“加速度”

农产品销售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时任浙江援疆干部黄江平:“据不完全统计,在阿克苏活跃的电商商家小伙伴里,有90%以上都是我们“蒲公英计划”培训的学员。2023-04-02 22:06

江西丰城:明前茶采摘忙

近日,在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小溪村,茶农正在茶园里采摘春茶。(罗娜、周亮)2023年04月02日16:28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小字号茶农在茶园里采摘春茶。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2023年04月02日16:28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小字号茶农在茶园里采摘春茶。2023-04-02 16:28

恰是一年春好处 带你寻春景、游春色、尝春味

我们常说“报得三春晖”,三春,其实是指春季的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这段时间,位于山西长治壶关县的太行山大峡谷绿意渐浓,漫山遍野盛开的连翘花、四季常青的油松树,将太行山装点得分外迷人。2023-04-02 05:56

穿越中国新坐标丨千年之城,未来之城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3月29日拍摄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无人机照片);下图为2022年9月6日拍摄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无人机照片)。拼版照片:上图为建设中的雄安站(无人机照片,2019年11月7日摄);下图为建成的雄安站(无人机照片,2021年4月1日摄)。2023-04-01 11:57

今天,再一次呼叫81192,请返航!

每年的今天 美军一架侦察机 进入我专属经济区上空 王伟奉命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在飞行过程中 美侦察机多次无视警告 在飞行中突然大转向 与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发生碰撞 在极力救护战斗机未果后 2023-04-01 07:51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

在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料地村,这几天,村民周栓禄正忙活着用复合水带给自家的10多亩小麦浇水。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 技术人员 贺伟:我们在冯家山总干渠修建引水工程,铺设了近3万米管道,新建了泵站和调节池,在这近3万亩高标准农田中,铺设了近1400个出水桩,及时地将水源送到了田间地头。2023-04-01 07:34

三部门介绍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介绍,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社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印发了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2023-04-01 06:35

观博鳌 | “东数西算”打造数字经济新格局

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 徐星海:它的计算能力是1亿亿次,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电脑要10万台一起运算,才跟它的计算能力是匹敌的。总台记者 王惟嘉:这里是上个月刚刚落成的5G超高清互动视频算力中心,依托全数据中心的25.8万台服务器,处理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海量数据。2023-03-31 21:16

各地政策措施显效发力 服务业恢复发展动力增强

非制造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又可以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比如,跟生活消费的零售、餐饮、旅游等相关的行业就属于生活型服务业。3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5.6%,较上月上升5.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连续2个月在60%以上,显示建筑业活动持续活跃。2023-03-31 20:27

智能化系统赋能绿色生产 种植户用上“放心种”

除了“控肥增效”“控药减害”等措施,要从源头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更重要的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种地埋式伸缩喷灌是一种不影响田间耕作的新型喷灌,灌溉时伸出地面80公分,灌溉完毕缩回地下40公分,不会影响任何田间作业。2023-03-31 20:26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