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 人
京津冀首个网络作家村落户天津
那些在网络文学世界里的“大神”级作家组团“降临”天津,在静海区团泊湖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京津冀首个网络作家村暨新文化传媒(团泊)小镇,在这里揭牌成立了。
文学,一次又一次擦亮这颗华北平原上的“明珠”。这个面积相当于12个西湖的湿地湖泊,因上世纪70年代郭小川的一首《团泊洼的秋天》而为人们熟知;40年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滋养出雨后春笋般的新文化、新文学,又在这里扎根生长起来。
天津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部长冀国强为村子落成揭幕,他期待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无限链接的平台,让这里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网络作家成长的摇篮。天津市青联委员、网络作家刘景松是首任“村长”,他也是网络作家村的建议者和规划者之一。上任第一件事,他就拉来自己的作家好友们在村里签约落户。他清楚,这些长相并不为人们所知的网络作家的作品有多大的影响力,他更看重的是,围绕着每一个网络作家都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人员超过500万。2016年,全国网络文学实现产值超50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总产值已经超万亿元。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源动力之一,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影视剧根据网络文学改编,其他衍生品还有游戏、有声小说、动漫、舞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出自网络作家之手。
目前,天津网络文学创作者在4000人左右。刘景松算了算,其中天津市作家协会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网络作家有500人左右,紧密联系者有100人左右,“仅这100人每年稿酬总收入便数以亿计”。他从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每一个网络作家都可以比作一家具有较高盈利能力、可以稳定长期经营的企业,网络作家集群将带来周边产业聚集,“换句话说,都应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
团泊洼网络作家村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首先入驻的网络作家可享受税务、财务、法务等一系列全方面服务,进而吸引包含网络文学平台、影视公司、游戏公司、动漫公司、音乐公司、互联网文化平台企业等多种文化业态进驻;还可与院校合作开设网络文学专业学历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后续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集网络作家村、新媒体村、纪录片村、跨境电商村为一体的新文化传媒小镇。刘景松大胆地设想,未来这里可以建成一个网络文学主题公园,将存在于文学中的虚拟世界搭建成现实。
作品有上亿点击量的网络作家“明日复明日”是网络作家群体中为数不多的70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主力军。”他回忆,十几年前网络作家屈指可数,“随便写写就有很多人看”,今天他用“井喷”形容这个时代人们对网络文学创作的热情,“可要写出大家认可的好作品,更难了!”
互联网给了每一个人机会,让你灵光一闪的想法和故事能通过纵横阡陌的网络,抵达数以亿计的网友身边。刘景松有自己的创作公司,见到过许许多多“讲故事的人”,“最小的只有13岁,还有一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很多人梦想着一夜成名,而残酷的现实是,那些身价上千万的创作大神,不过是金字塔尖上的极少数人。刘景松期待,这个作家村能成为一些有梦想的创作者的摇篮,“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
虽早已熟谙网络作品创作的技巧和套路,“明日复明日”更希望作品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交流其实显得特别重要,几个作家好友坐在一起聊聊天、讲讲故事,总能激发出很多灵感。”网络文学的大繁荣,必然也伴随一些“丧文化”等负能量的作品和思想出现,他认为,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和碰撞,自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群体智慧发挥到极致”。
网络作家村让这些“漂”在互联网空间里的创作者有了“根”,有了聚在一起的“家”。目前,天津网络作家村管理咨询公司已与网络作家“柳暗花溟”、网络作家“明日复明日”、作客中文网、译言网等签约。
正如当地主政者设想的,这个位于天津的网络作家村更像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家,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网络作家相聚在这里,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天南海北在线上聚会,关键是要像一块磁石一样,源源不断地吸纳优秀的网络作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