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先进私营企业”“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小康先锋号”“省五一劳动奖状”……11月16日,在平凉新阳光陇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理的办公室里,李宁向记者介绍着他们的一项项荣誉。“这要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啊,我们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成就。”
今年以来,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的情况下,甘肃平凉崆峒区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非公经济呈现出总量持续扩张、结构持续优化、拉动作用日益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企业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甘肃平凉崆峒区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上是卯足了劲。通过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干部金融知识培训班等活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鼓劲加油,输送人才。特别是在落实建立县区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基金分池上,崆峒区是不遗余力,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崆峒区小微企业互助贷款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列支200万元建立崆峒区小微企业互助贷款补偿担保基金池,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有效服务非公经济发展。
今年28岁的柳政利2013年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的发展道路,并于2016年成立了真善美教育培训学校。“刚开始创业困难重重,资金、人才等很多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幸好有政府的10万元无息创业贷款,彻底解决了我最紧迫的难题。”除提供创业贷款外,该区还为柳政利分配了一名支企高校毕业生,以解决其人才短缺的实际困难。
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甘肃平凉崆峒区不断破除影响企业办事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力促各项政策落实见效。今年结合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深入开展“干部联系企业活动”,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和行政事业单位帮扶联系非公企业工作制度,全区120名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非公企业130户,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区上对中心城区的废品回收进行了整顿,帮助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回收网点,现在我们每天产量都在1200吨以上。”平凉新振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秦涛说。
推进登记改革,提升服务效率,持续为企业减负。甘肃平凉崆峒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方式,累计为135户企业完成简易注销登记。联合甘肃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开展了“政银便民通”业务,在全区范围内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先后发放新型营业执照1593本、电子营业执照414份,实现了受理材料齐全规范企业5个工作日可以领取营业执照。
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一网通办”工作中,逐部门逐事项逐环节梳理精简政务服务事项,先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项,取消证明事项28项,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事项707项。
与此同时,当地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关键举措,先后出台《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编印《崆峒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运用节会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成功引进广成子故里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平凉国美电器投资经营和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等项目,总金额达20.3亿元。
截至今年9月底,甘肃平凉崆峒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49.8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8.1%,新增市场主体4523户,新增从业人员13342人,新增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6户,非公企业上缴税金8.6亿元,出口总额完成2252万元,有效注册商标240件,新增授权专利44件,完成“个转企”134户。(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