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考古专家披露细节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8-09-29 09:01:43
分享

原标题 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

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考古专家披露细节

  考古队员下水对经远舰遗骸进行考察

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考古专家披露细节

  戳印有“经远”两字的木牌

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考古专家披露细节

  考古人员发现的深埋于海床面以下5.5米处的“经远”舰名

沉睡百年经远舰如何被发现?考古专家披露细节

7月13日至9月26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大连海域一铁质沉船残骸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该舰为北洋水师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消息发布后,引发社会热议。9月28日,参与此次考古的工作人员就水下考古团队在大连海域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给出了更多细节。

消失百年甲午沉舰现身大连海域

消失100多年的经远舰找到了。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这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经远舰是清末北洋水师的一艘重要战舰,在甲午海战中被日军击沉,此后一个多世纪下落不明。

2014年夏天,有水下考古队依据资料线索与磁力仪物探数据,在辽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南边海域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为经远舰,但缺乏决定性的证据。为此,今年7月13日至9月26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大连海域这一铁质沉船残骸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这艘船只遗骸就是北洋水师的经远舰。

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与此次经远舰水下考古的领队周春水等人在国家文物局官网撰文称,遗址区域水深约10米,能见度差,考古期间的很长时间能见度不足半米。为此,调查工作加大了物探技术投入,运用了多波束海测、三维成像、差分定位等多种技术。

历经百年舰名仍挂在舰舷处

周春水等人表示,本次水下考古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目标为搜寻、定位并评估沉舰状况。水下考古队利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通过数据比对与档案分析,结合潜水探摸,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经远舰的准确位置,并找到了可以标志其身份的环形防护装甲带“铁甲堡”。同时,根据舰体姿态和倾斜度推断,舰体应该为倒扣状态。

第二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局部清理,以确认沉舰身份,并探明沉舰保存状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中后段右舷外壁进行抽沙作业,陆续揭露舷侧舰体结构,包括舷梯、舷窗、各种管道设施等,各部件均呈倒置状态,这印证了舰体倒扣的推断。

为确定沉舰身份,水下考古队制订了专门的工作方案,终于在9月15日发现了深埋于海床面以下5.5米处的“经远”舰名,经历了100多年仍悬挂于舰舷外壁。水下考古队员还在遗址清理中发掘出一块木牌,戳印有“经远”两字。在工作结束之前,考古队对木质舰名进行了必要覆盖,对抽开的舰体区域进行了全部回填。最后采用牺牲阳极的办法沿铁甲堡周边焊接锌块,以此延缓海水对铁舰的腐蚀。

部分出水文物可见火烧痕迹

周春水等人介绍,此次调查提取出水大量遗物,考古人员选出的标本达500余件,其中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铁质小锅炉(为启锚机提供蒸汽动力)、斜桁、大横肋、舷窗、舱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设施,毛瑟步枪子弹、威布列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哈乞开司速射炮弹、47毫米哈乞开司速射炮弹等武器弹药,锉刀、扳手、冲子等检修工具等。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53毫米格鲁森炮弹药筒、120毫米炮弹底火,这两类武器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考古人员推测,应属1894年甲午海战前紧急添置的武器装备,以加强艉部火力。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用来挂遮阳棚的“天幕杆”,木头上全是火烧痕,几乎炭化,这印证了经远舰在海战中被击中起火之说。在舰艏部,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水烟袋、麻将牌、马扎、油灯、木盆、皮鞋底等物品,据介绍,该处为下级士兵的生活舱室。

考古人员在经远舰艏部区域发现了不少毛瑟步枪子弹,据推测,这可能说明在海战之初,经远舰士兵曾有持枪登上日军战舰的计划。

“经远舰水下考古成果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一些调查实物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认识,如‘经远’铭牌是首次发现的北洋水师军舰的铭牌,其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也是首次明确。”周春水等人介绍。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