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战“危中有机” 专家: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

作者:高艺宁 来源:央广网
2018-08-26 11:31:00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美国挑起的贸易战,表面是为了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实则包含更大野心,即通过降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逼迫中国放弃自身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出的制度优势,从而遏制中国发展势头和潜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美国政府真的试图借助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做得到吗?

中国轮胎出口总量大约40%都在美国,美国市场对中国轮胎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贸易战对企业出口带来的挑战,山东玲珑轮胎副总裁孙松涛认为,这次挑战“危中有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规避、削弱其影响,并借此机会,通过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品牌高端的新模式,强化联合抱团发展等方式,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我们有底气、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我国政府已经多次表达,我们不希望看到贸易战;我们不惧贸易战。‘不希望’,意味着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势必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不惧’,则意味着中国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冲相应的负面影响,并同时给贸易战的发起方造成巨大损失。”吕祥说。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丛亮,用“形稳”“质优”“势好”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从1-7月份的数据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很有限的。

在吕祥看来,诚然,美国挑起的全面贸易战将造成中国净出口额的减少,而由于中国对美顺差,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速势必承受较大下行压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40年来的主线,而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靠内需发展的动能日益强劲,“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即便美国对华贸易战走向最恶劣的局面,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滞缓效应也将仅仅是阶段性的。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是对外贸易,但即使是对全部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完全消失,更不表示中国对美出口会归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综合室副主任杨长湧告诉记者。

“美国虽然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但中国可以通过欧盟、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等其它多元化出口市场对冲部分影响。”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向记者介绍。据商务部数据显示,1-7月,主要投资来源地对华投资势头良好。其中,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7.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29.8%。“从贸易和投资数据来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东盟等区域也逐渐获得中国企业的重视,相关贸易额、投资额所占比重都在呈现高于总体发展速度的发展态势。”周密说。

从中国经济整体格局来看,中国已经形成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2017年,中国对美净出口额约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2.3%,经济贡献大部分是由国内投资和消费构成。周密告诉记者,从国内消费市场来看,内需实力、需求规模和结构都在多元化发展,国内市场给予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在不断增强。

由于出口减弱,中国的汇市和股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将增大。但吕祥就此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战如果进一步升级,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势必大幅增强,中国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势必走低。“今年年底或至晚到明年年初,人民币恢复到2018年上半年的水平是注定的。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维持6.5:1左右的常态水平。”吕祥分析称。

企业:贸易战“危中有机”

为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事实上,不仅中国经济本身会做相应调整,我国不少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改变营销策略,调整海外布局等方式,在力求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的同时,抢抓机遇,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由于历史原因,受20年前签订的独家经销协议的制约,徐工集团对美出口仅占其总出口的3%。然而,徐工今年成功解决了独家经销协议的束缚,也相继研发出多款满足美国市场需要的高端产品,已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徐工本来计划加大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巧遇到贸易战的干扰。我们会调整营销策略,但决不会轻言放弃美国市场。”徐工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说。

“我们对徐工产品的竞争力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好产品会说话’。”刘建森告诉记者,为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徐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坚决实施“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战略,优化设计与制造方案,进一步控制成本,为美国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徐工在美国的营销与服务网络,一步一个脚印地赢得了美国客户对徐工产品的信任与口碑。

“在长远来看,对于企业来说,贸易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刘建森看来,中国企业要思考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如何在保持自身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尽快补齐核心技术的短板,争取趁势转型升级,实现从跟随到参与、从参与到引领的转变。

作为世界轮胎20强,全国三大轮胎生产厂家之一,山东玲珑轮胎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贸易摩擦升级,中国轮胎出口到美国将会大幅度下滑,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轮胎企业赴美国建厂的积极性大幅降低。

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企业出口带来的挑战,山东玲珑轮胎通过在海外市场的精准性、前瞻性布局,将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把握机遇,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山东玲珑轮胎副总裁孙松涛告诉记者,面对当前挑战,玲珑轮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5+3”战略。即打造国内5个制造基地、海外3个制造基地,实现制造全球化。

在海外制造布局上,玲珑轮胎通过战略性选择泰国建厂,实现全球市场的发货,有效规避了来自全球各大洲的贸易壁垒。在成功布局泰国工厂之后,玲珑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马不停蹄地启动了欧洲工厂的建设;在销售模式上,面对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实行差异化营销,不仅成功打开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大门,有效化解了低端产品产能,且在美国之外开拓了更大的国际销售市场,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此外,随着中国轮胎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提高,玲珑轮胎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占有率也将进一步得以提升。

“这次挑战‘危中有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规避、削弱其影响,并借此机会,通过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品牌高端的新模式,强化联合抱团发展等方式,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孙松涛说。

专家:加强自主创新是根本路径

从宏观层面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再平衡所带来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企业和各地方产业的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调整。周密告诉记者,国家目前也在规范企业的全球化投资领域和方向,降低风险,提供更多信息服务支持,帮助企业做好决策。

在杨长湧看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精神,是化解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影响的良方。但具体而言,不能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方法,应该精准发力,对受影响最大的外贸企业和出口地区提供精准帮扶和支持。

从微观层面分析,以对美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在华投资的美资企业)将遭受一定影响,一些企业的业务受到非正常阻滞,企业员工就业也将遭到一定威胁。但在吕祥看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外部市场的日益多样化,决定了原先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必须也能够寻求到替代市场,在经历一段困难期之后将进入恢复期。

“企业在寻找替代市场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杨长湧表示,价格方面竞争力下降只能通过质量提高来弥补,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优质优价。“此外,传统制造业要加强产业链完整性建设,同时在重要目标市场加强专利申请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积极使用‘外脑’,与国际上同行的上下游企业开展多类型的合作,探索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一道很难绕过去的‘坎’。”杨长湧建议,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应在尚未找到可替代来源的情况下,争取和美国供应商维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寻找可替代来源的同时,最根本的是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强内部研发力量。“核心技术要想不受制于人,只能靠自己。”杨长湧说。

“美国对华贸易战若进一步升级,势必刺激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快马加鞭。”吕祥告诉记者,过去,我国企业在诸多上游产品(特别是电子元器件)方面依赖美国供应商,而一旦该供应链被人为切断,中国企业将不得不进行全面自主创新,而且政府也将大幅增加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中国产业升级也无疑将迈入一个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