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地方

81.0%受访者担心使用照片特效程序会泄露个人信息

作者: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06-14 08:52:01
分享

近两年,每逢节日,网上就会出现一些相关主题的照片特效变身程序。网友上传照片后,程序会进行加工做出特别效果。但通过这种方式,这些程序也在搜集着人们的信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7%受访者使用过照片特效程序,81.0%受访者担心照片特效程序会泄露个人信息。要减少使用照片特效程序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65.1%的受访者认为程序发布者只有得到用户授权后才可以收集用户个人信息,51.9%的受访者提醒用户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32.2%,80后占49.1%,70后占13.2%,60后占4.0%。

53.8%受访者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特效程序生成的照片

赵园(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她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布特效程序生成的照片。“尤其在节日期间,我的朋友圈会被相应主题的照片刷屏。我看到以后也会参与,挑出好看的发到朋友圈里”。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刘鹏(化名)觉得照片特效程序很受欢迎。“我妈妈也经常在微信群里发这类程序加工的照片,大部分程序都给照片加了美颜效果,可以让人看起来精神很多。”刘鹏说,他刚开始对这些程序也很感兴趣,但后来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应用程序,新鲜感就弱了。

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使用过照片特效程序,27.3%的受访者没有使用过。53.8%的受访者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些程序生成的个人照片,25.0%的受访者不会,21.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调查显示,50.6%的受访者觉得照片特效程序很有意思,可以加工出风格多样的个人照片,41.4%的受访者觉得这类程序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40.1%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商家把照片特效程序当作营销手段,28.7%的受访者担心照片特效程序擅自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赵园发现,虽然大部分照片特效程序会提醒用户,使用程序需要提供微信头像和昵称,还有的会有用户信息使用方面的说明。不过,这些说明文字很小,也很长,如果用户不同意授权就没法使用。“最终哪些信息被收集了,我还是不清楚”。

“通常这些程序对上传的照片有要求,比如要求脸部清晰、不能是侧脸等。”刘鹏觉得,用户在程序使用方面处于弱势,信息传上去了,怎么用自己就控制不了了。

调查显示,22.4%的受访者在使用照片特效程序时看到了收集个人信息的提示,也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了,50.2%的受访者看到了相关提示,但并不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了,17.0%的受访者没有看到相关提示,10.3%的受访者对此从没留意过。81.0%的受访者担心照片特效程序会泄露个人信息,其中16.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

“这些程序的使用过程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比如照片、基本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识别性,因而存在一些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比如,如果照片被人拿去滥用或者做假证,就有可能造成个人的损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指出,目前对信息服务公司的规范比较弱,如果公司在收集信息后能妥善保管,就会减少信息泄露的可能,但如果公司本身不够正规,对收集到的信息保管不力,就会存在信息泄露或被滥用的可能。

65.1%受访者认为程序发布者只有得到授权后才可以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周庆山指出,目前应用软件的信息收集声明还缺乏一定的规范。“现在很多声明写得非常繁琐。这些声明通常是律师设计好的,还有一些免责条款,有的甚至给自己设定一些有利的条款,这样的声明本身就属于霸王条款,是不合理的。但很多用户并不一定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这些声明。因此我觉得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让用户清楚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使用了。另外,对于一些互动性的程序,声明的形式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目前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打开看过类似的声明,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形式让用户知晓其内容”。

刘鹏对记者说,对于包括照片特效程序在内的程序或应用,不打算再用的时候,他都会取消对程序的授权,“我还提醒我妈妈,让她选择一些大平台做的程序,这样相对来说放心一些”。

要减少使用照片特效程序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65.1%的受访者认为程序发布者只有得到用户授权后才可以收集用户个人信息,51.9%的受访者提醒用户提高信息安全意识,44.3%的受访者希望程序发布者明确告知用户会收集哪些个人信息,36.9%的受访者建议规范程序发布者使用用户信息的行为,26.9%的受访者建议对泄露用户信息的程序发布者进行惩罚。

周庆山认为,提供类似程序的公司应该遵守相关的规范,用户也应该谨慎对待所要提供的信息。“首先,用户在使用程序时应该了解其来源,因为现在有一些程序在朋友圈里被转发,有的可能有病毒,还有的是钓鱼网站。其次,用户要意识到自己在使用程序时,上传的资料可能被传播到其他地方。有的信息比较敏感,像照片、所处位置、消费记录以及身体指标信息等。可能有人拿到这些信息后会将其组合起来,做违法的事情。隐私保护也存在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如果有些信息你不愿意公开,那就不要使用程序”。

周庆山强调,用户应该合理地把握好个人信息的隐私边界。“有的人对这方面的知识、技术都比较了解,他的隐私边界意识也就强一些,公布自己隐私的可能性就会低一些”。

(见习记者 孙山)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