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小泥巴玩出大名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06 17:24:36
分享

山毓水秀,人杰地灵,踏访陇东平凉深以为然。在以道源圣地闻名的崆峒山脚下,有个村子名叫蒋家沟。许是沾了崆峒山的灵气,村里出了不少能工巧匠,今年55岁的泥塑艺人刘泉首屈一指。6月2日,笔者在崆峒镇党委副书记王峰的带领下,深入探访“泥塑刘”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

来到刘泉家,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间平房、一孔土窑洞,全放满了塑好的脊兽、走兽等生坯,院子里摆着一些做成的毛坯。“除过春种秋收农忙时间,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做泥塑,可以生产手工泥塑品6000多件,烧制4---5窑成品,年毛收入12万-20万元。其中,龙脊、凤脊、走兽卖的最快,占到日常销量的六成以上。”刘泉说。

看见这么多精品泥塑都是出自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双手,记者立刻来了兴趣,也想亲自体验一把。刘泉带记者来到自己的工作室,拿起一块和好的泥开始捏造型,他一边面授技术要点,一边给我讲起了他与泥塑的故事。

童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刘泉11岁才上小学。在学校里,虽然文化课不是特别优秀,但受家庭熏陶和父辈影响,他从小就心灵手巧,悟性极高。美术手工课上,他制作的小物件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平凉广大农村,很多农民生活还相当苦。父亲刘文忠仅上过小学,靠着祖传的泥塑手艺,农闲时接些小活,农忙时参加合作社的集体劳动挣取工分,艰难维持着一大家人的生活。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只念了三年书的刘泉主动退学回家,跟随父亲在自家场院里做瓦罐、砖块。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城里孩子也没多少玩具,农村的孩子只能玩泥巴。一有空闲,他就用黄土和泥,捏花草、泥人、小动物,这些灰头土脸的玩具,总能让自己和小伙伴玩个痛快。1981年,农村普遍实行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在为自家的日子打算。凭着父亲传授的泥塑雕刻技术,18岁的刘泉开始常年在崆峒山古建筑工地打工,用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每天,他早起晚睡,给请来的知名泥塑大师打下手,遇到问题就虚心向大师请教。工作之余,他常常一个人苦苦钻研泥塑脊兽制作工艺。长期的耳濡目染,刘泉对龙脊、凤脊、走兽等泥塑雕刻技法渐渐有所领悟,并开始独立构思、设计、制作各种模具。就这样,刘泉一边打工,一边潜心研究、制作自己的古建泥塑。几年下来,他做的泥塑脊兽已经达到400多件。看着这些凝结着自己汗水的泥塑工艺品,刘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可是,做工再精美,也只能看看而已。只有装窑烧铸,才能让这些生胚子、泥胎子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一个月后,他精心烧铸的脊兽、走兽一出窑就被崆峒山古建筑工程以13000元的价格全部订购。

1984年,刘泉的泥塑作坊正式开张,开始常年生产脊兽以及民房、古建装饰品。随着刘泉古建泥塑脊兽在崆峒山、太统山等当地风景区走俏,彭阳、泾源、西峰等周边一些客户也慕名前来采购预订。

40年苦心孤诣,痴心不改,刘泉练就了精湛的泥塑手艺。他制作的脊兽以其造型逼真、手法细腻、色彩庄重、形象生动见长,在泥塑艺术传承上可谓独树一帜。

刘泉彻底火了,玩了大半辈子泥巴的农民,一时成了名噪两省三地的新“网红”。2016年,刘泉注册成立了平凉刘泉脊兽古建制作公司,新建了一个能装置1500件泥塑脊兽的大窑,招收了4名热爱泥塑手工艺的工人,购置了电动和泥搅拌机,长年做起了古建泥塑。

刘泉告诉记者,家里的泥塑手艺至今已传承了150多年,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因个人爱好与泥塑结缘,他们的作品分布在崆峒山混元顶、天台山、皇城、雷声峰等道教宫观,自己目前是刘家泥塑第四代传人。做古建泥塑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儿,每个制作环节都要认真仔细,做一件完整的脊兽成品要经过挖土和泥、泡泥、倒板子、沾骨架、捏花、养护、存放,进窑烧铸、出窑等11道工序。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村共有8户人家在做泥塑,后来他们都嫌这个行当辛苦,挣钱又少,好多手艺人都改行做小生意了,只有刘泉坚持了下来。

作为一个有远见、有责任、有梦想的民间艺人,这些年刘泉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泥塑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2016年7月,一年一度的崆峒文化旅游节在崆峒古镇举办。在参观农耕文化展馆时,一个个农具物件让他恍然大悟:只有充分地反映崆峒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和百姓生产生活,自己的泥塑作品才能更接地气,自己的事业发展才能走得更远。2017年3月,他的泥塑作品《田园生活》荣获第十四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今年3月,刘泉的脊兽古建制作公司被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广电局正式命名为“文化集市”生产基地。目前,刘泉正在着手设计、绘图,力争年底将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人物泥塑做出来。说到今后打算,刘泉坦言:“我已‘玩’了40多年泥巴,今后还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代代传下去,让泥塑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广大、永放光芒。”(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