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病种付费不断扩围,耗材“两票制”落地加速
作为2018年医改关键词,“医疗控费”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已于4月底总结评估完毕并进入整改阶段,按病种付费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围,药品耗材购销“两票制”方案密集落地。向药品耗材大规模“开刀”也成为发力点,不少地方提出“历史采购最低价”甚至“全国最低价”。
6月1日起,山东省启动实施省直医保按病种付费工作,从住院到出院,所有治疗费“一口价”。浙江省人社厅则明确,7月1日起,中医门诊常见病纳入按病种付费。而今年年初已经有近三分之二省份实施或正试点实施按病种收费。
“对比国外来看,国内医疗费用并不高,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医保报销额度上存在应该报但没有报的情况,二是部分医院给病人开太多疗效不明确的‘万能药’,医保资金存在浪费。按病种付费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健康保险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保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药品耗材领域,分类采购、联合采购也在加快推广。据了解,今年各省份要将药品购销“两票制”方案落实落地,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各地正竞相向药品耗材大规模“开刀”。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日前宣布,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心内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六大类医疗耗材,将以“历史采购最低价”统一联合采购,6月30日起正式执行。该采购结果将为三地公立医院每年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8亿元,并相应地惠及患者。
“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耗材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低价的仿制药、低值耗材等,例如纱布棉球,对于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通过集中采购平台可以降低价格,避免回扣等猫腻。另一类是一些高值高技术的产品,往往是国外公司独家生产,属于买方市场,这种情况由‘政府谈判’也是应有之义。” 于保荣说。
除了采购,陕西省近日宣布,将启动新一轮11大类医用耗材价格动态调整工作,调整后的价格按照2017年1月1日以后医用耗材挂网集采全国最低价执行。辽宁省提出,全省公立医院于年底前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予以补偿。
于保荣认为,医疗控费的关键是医保,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力,开源方面要按收入水平划分档次来交保费,节流方面要将疗效不明的“万能药”从医保药品名单目录中剔除。此外,还要推行更加完善的支付方式,在价格方面设置合理的调节机制。“医疗控费要综合考虑,不能一刀切,不是价钱越低越好,利润过低也会影响创新动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