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鉴给司法鉴定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作者:黄洁 仇飞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2018-05-18 17:04:00

法官及当事人无需往返奔波 不同地方专家通过网络共同参与

远程会鉴给司法鉴定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法制网记者 黄洁 《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

“病人住院期间一直在输液,饮酒后的呕吐会不会也与输液有关系?”

“我们现在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应该是饮酒和死亡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5月15日,在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的一场医疗纠纷案件鉴定听证会上,司法鉴定人、临床专家正进行激烈的研讨。

听证会是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内容,这场听证会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的主审法官并未实际到场,而是在距离明正司法鉴定中心20多公里外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与司法鉴定人、临床专家视频会鉴。

像这样的视频远程会鉴形式,明正司法鉴定中心从2013年8月就已开始采用,每年平均会有100多起医疗纠纷案件通过此系统进行案件鉴定工作。

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成立于2007年4月,于2009年通过国家认可,配备了9个专业实验室,现有员工90余人,其中鉴定人68名,高级职称占62%。鉴定项目涵盖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毒物、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物证鉴定7大项。

“整个听证会过程都有录像录音。专家的问话、被询问者的回答,甚至视频现场每一个参与者的面目表情都能还原,全程透明,出具的鉴定意见也更有合法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谈及远程会鉴,明正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霍家润对记者说,利用高清网络视频开展医疗损害远程会鉴,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法官参与鉴定听证的时间,节约了司法成本和资源。

中国法医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法医张继忠曾参与过某起案件的远程会鉴,他认为,依托远程视频鉴定平台,实现与当事人和法院的实时对接,不但大大节约鉴定成本,提高鉴定效率,更能使各方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平公正的鉴定服务。同时,对于疑难案件,还可实现多名专家共同参与,高效提升鉴定水平和鉴定质量。

在上述医疗纠纷案件的听证会现场,就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参与案情讨论。

“司法鉴定涉及的往往是疑难复杂的专业问题,信息化对接能够让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第一时间看到、听到、感受到专家对于案件所涉专业问题的意见,几方可以加强沟通、集中争议焦点、互相答疑解惑,为案件审理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奠定基础。”案件审理法官、东城区法院民专庭庭长齐鸿梅告诉记者,司法鉴定中心与法院的信息化对接对司法审判提供了很多便利,不仅加深了法官对于案件所涉疑难复杂的专业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增强了司法鉴定环节的透明度。

齐鸿梅进一步谈到,司法鉴定本身带有司法委托性质,要对法院所委托的事项负责,这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性的鉴定,而是兼具专业的导向性和司法的公平性。法院与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信息化对接,可大大提高该环节的透明度,既着眼于专业问题专业解决,也着力于司法委托公平透明,让案件争议各方都能切实感受到司法尊严与司法公正,对于法院和司法鉴定中心而言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