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流程便利”营商环境

作者:周宵鹏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2018-03-15 09:45:00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然而,营商环境亟待优化也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更成为今年两会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在驻地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营商环境提升的瓶颈根本在于审批简化的改革推进不力,建议对标最高标准,集成制度创新,全面提高审批流程的时控、信息公布。

加速审批改革

按照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所列的营商指数全球排名,中国排名第78位,居中等偏上。依据该报告的标准,中国在涉及行政审批或督办事项上仍然效率较低,而在工商登记、合同信用、资金融通等方面进步则很大。

“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除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外,它更强调企业开办、运营、关闭和市场维护全流程的便利化。”胡卫告诉记者,中国的改革实践与国际高标准规则之间还存在差距,框架不完全一致,碎片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但根本性的问题还在于对条块分割、流程整合和审批简化的改革推进不力。

胡卫介绍,企业设立的改革创新上,如果仅以工商注册登记环节来看,中国的得分应当接近于国际评估中最前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从登记到实际营业,还需多个环节,而中国在这方面改革步伐并不明显。

“如何提高中国在营商环境涉及审批权的环节上的确定性和透明度问题,实际上涉及机构、权限和责任的重新分配、整合和归并,是难中之难。”胡卫说,实质提升营商环境必须攻坚克难。

对标最高标准

近年来,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等重大举措,都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提升。但是,“脑梗塞”“肠梗阻”等有形和无形制约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

在2017年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建设便利、透明、高效、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是未来竞争力可持续的基础。”胡卫说,在新时代,我国营商环境建设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以服务贸易与投资为重要内容,提升政府效率,更多地依靠信用监督与自治自律,明晰规则,强化透明度,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胡卫建议,政府部门要改变“管”的思路,进一步转变为便利、观测、维护的角色,将改革的突破口放在许可证的大幅减少整合、需审批事项的流程便利化。“可以将过去各部门、各领域颇为零碎的制度创新实践,在集成体系下找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胡卫说。

提升规范意识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实践表明,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有力于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胡卫建议,要做到加强省级统筹,建设权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促进主动上网,扩大在线政务服务范围;加强后台整合,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大数据共享,打破信息“条”“块”分割;推进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

营商环境的提升有赖于体制、法律、道德等多方面约束,尤其有赖于法治建设,对有关民营经济政策法规及时清理完善,加强政策整合,保持制度连续、协调和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公平保护各种合法产权。

“要全面提升规范意识,加强在透明度方面的制度供给。”胡卫说,法律、规定、程序以及一般适用性行政规范的公布,要提前告知利害关系人并提供评论机会,给予合理过渡期限等;行政程序应当遵守正当性原则,畅通对行政决定的审查和申诉渠道;采取遴选、培训、轮调、透明化、申报等制度促进行政廉洁,鼓励私人部门及社会的监督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