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暑期变"景区":中小学生来许愿打扰大学生

来源:澎湃新闻
2017-08-26 15:09:25

在上海交大校门口,半小时内有十个带着孩子的家庭合影留念。

复旦大学一个周日,接待了散客近5800人次。

每逢暑假,上海的知名高校就会成为游客扎堆的打卡景点、高考“许愿”之地。

上海名校暑期变

8月8日,复旦邯郸校区光华楼草坪,游客正在拍照。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实习生 杜慧 图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探访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发现,游客大量涌入校园,让部分学生有些困扰——被夏令营的孩子强行要求请吃饭,被带孩子玩耍的一家吵醒,被擅闯教室的人吵得无法自习。

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

一名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开放,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校园氛围是好事,但如果给校园内的学生学习与生活都造成了困扰,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本质是培养年轻一代而非供游客观赏。”

也有在校生表示,向社会传递精神内涵是一所大学应有的责任,大学对游客开放本身是件好事;游客多也是大学受认可、欢迎的一种体现,作为在校学生,她感到自豪。

多数受访者则提到了“度”——学校应制定更明确的“游校”规则,游客强化自觉自律,学校和游客互相理解,把握好度。

家长带孩子“名校游”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门古色古香。

8月14日下午,短短30分钟内,大约有10个带着孩子的家庭在此合影留念。

上海名校暑期变

8月14日,游客在上海交通大学大门口留影。

其中一个家庭来自湖北,父母在门前合影,但女儿站在远处,并不十分配合。家长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来上海旅游总共2天,要跑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3个高校,原因是女儿开学读高三,要让她定下目标。

对有些家庭来说,上海仅是全国名校游的一站。

一个来自南京的家庭在参观了上海交大后,并不中意,“我们感觉,交通大学校园环境没我们之前去的清华大学好,我们还参观了北京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坐落于杨浦区的复旦大学,也常年游客不断。

一名该校保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复旦大学校门的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据初步统计,8月13日(周日)星期天学校共接待散客近5800人次。

“学校平时就会有很多游客,不仅是暑假。”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在校生朱同学说,“暑假里,很多人来上海旅游,一定要来复旦,复旦大学已经成了旅游景点。”

游客徐女士说,“我家孩子快要高考了。我带她来复旦旅游,给她高考鼓鼓劲。我当然希望她能考上好学校,来复旦有点儿许愿的意味在里面。”

游客涌入学生食堂

不过,徐女士并未意识到,大量的游客涌入,让学生食堂变得拥挤。

“食堂有很多游客来吃饭,高峰时在旦苑餐厅打了饭,要端着盘寻觅位置。”复旦大学大二学生黄同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游客会随意插队,还会借卡吃饭。

上海名校暑期变

8月8日,不少游客在复旦邯郸校区旦苑食堂用餐。

“之前在食堂打饭,游客点餐时发觉没有卡,转头来向我借,我说卡里钱很少,不够的,她不信,借卡似乎是理所应当了。”黄同学说。

夏令营的孩子们,也让学生感到头疼。

复旦学生李同学说,自己暑期留校,在食堂吃饭时,冲来了一群小孩让请他们吃饭,“站在边上带队的老师说,他们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夏令营,还给我看了一份协议,锻炼内容是,让高校学生请他们吃饭。”

李同学说,这个夏令营看似不太规范,“那个老师说, 你不给他们吃饭的话,中午就没饭吃了。 我看小孩儿挺可怜的,就给了他卡。”

然后,一个小朋友刷爆了他的卡。“但他刷的很多食物都没有吃,我很生气。我问这小孩,他不理我,我问老师他们夏令营资质,老师不回答。整个过程就像骗吃骗喝。”李同学说。

对游客带来的食堂压力,带女儿来“许愿”的徐女士表示:“我们也不知道会让学校同学为难,因为食堂没有饭票,我们就只好借学生的卡。”

澎湃新闻记者在高校走访中发现,虽然大多数游客并无恶意,但大量涌进校园确实对学生吃饭造成了困扰。

高校景点成“公园”

除了食堂,一些高校景点也成了游客的“打卡之地”。

记者走访发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樱花大道、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光华楼草坪等,这些地方最初是为校内学生提供休息、学习的场所,但因有开阔的草坪,学校对外开放,逐渐成了“公园”。

复旦大学大一学生史同学住本部宿舍,常被光华楼草坪上的玩耍声吵醒,“在周末,光华楼草坪基本上给我一种人民公园的感觉。”

同住在本部宿舍楼的刘同学深有同感:“暑假的晚上,有游客在草地上纳凉。光华楼草坪上有很多人带小孩儿去玩儿,像育儿场所一样,游玩的声音在夜间比较吵闹。”

同济大学黄同学也描述了该校草坪上的热闹:“草坪上,有家庭随身带着野餐布,带小孩前来野营。小孩在草坪上奔跑嬉戏,很容易撞到行人。”

对此,从甘肃来上海旅游的姚小姐表示,“我第一次来高校旅游,不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夏天太热,我们见可休息的地方,就坐下了,没有考虑到会打扰学生,我以为学生都回家过暑假了。”

记者发现,相比景区规范的游览标识,高校并没有设立明显的标牌,这也使得校园内人流乱串,游客胡乱占用学习场所。

复旦大学大二学生杜同学说,一次她在邯郸校区第六教学楼自习时,碰到过游客扰乱教室秩序,“当时我正在自习,两个人拎着食物走进教室,坐在前排开始若无其事地吃,一边吃一边聊天,我听到他们在讨论接下来上哪儿玩,声音很大,打断了我们的自习。”

杜同学说,两人吃完后,也没收拾垃圾就走了,那些食物味道儿很重,弥漫在教室里。

校园变“景区”,增添了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担忧。复旦女生史同学说,晚上洗澡要穿过光华楼草坪,“有外人在那儿乘凉,也总觉得不安全。”

上海名校暑期变

8月9日,游客参观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高中生想提前感受大学氛围

大学要不要对游客敞开?

一名大学生表示:“大学校园开放,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校园氛围是好事,但如果给校园内的学生学习与生活都造成了困扰,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本质是培养年轻一代而非供游客观赏。”

而对高中生而言,实地走访大学,会有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趁着最近来看上海书展,一名来自杭州的高一学生接连走访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大、上海财大,她打算今后来上海念大学,“对于我这样的高中生,提前来感受一下大学氛围,看到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来来往往,在图书馆自习,就会畅想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名复旦中文系研究生告诉记者,当年她正是利用暑假提前参观了理想中的复旦大学,“虽然是学校组织的,但提前来看一下也是好的。当时的我们犹如现在校园里由父母、老师陪同的小孩,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和在校学生的认真姿态吸引着我们。在不破坏学习氛围的情况下,我也欢迎更多的小孩能来参观我的母校,也来做我的学弟学妹。”

华东师大大二学生谢同学认为,向社会传递精神内涵是一个大学应有的责任,大学对游客开放本身是件好事;同时,游客多也是大学受认可、欢迎的一种体现,作为在校学生,她也感到自豪。

“但如果影响到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秩序,对校园的环境造成破坏,对于大学和游客来说都不好。”谢同学说,“学校和游客要互相理解,把握好度。”

专家:支持高校假期开放,以不影响秩序为前提

“我十分支持大学校园在假期中实行对外开放。”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陶希东表示,尤其是家长带着还未上大学的初高中生子女在大学校园里走走,可以让孩子提前感受大学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对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追求人生理想等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所有的一切,都得以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为前提。

对于游客把大学作为景点,大量涌入影响校园秩序,陶希东认为,校方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规定游客进校时间和区域等,“学校的室外公共空间应该供游客参观,但像教学楼、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楼等办公、学习、生活等区域,应该要安排专人管理,限制游客进入。

尤其是学生们广为“吐槽”的学校食堂沦陷为“重灾区”,陶希东说,“主要面向师生供餐的学校应该规定,学生不得外借校园卡供游客吃饭;如果故意违反,应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陶希东也表示,因技术和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限制,现实中大学可能无法对所有游客进行全面的有效管理,对此他也呼吁:“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游客,都要强化自觉自律意识,共同遵守校方的相关规定,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给他人或学校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