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为期一年的北京市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北京市将对全市1.1万困境儿童展开摸排并进行精准帮扶。今年底,将全面杜绝全市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同时,北京市近日启动“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市民可拨打热线寻求民政部门的帮助。
新京报5月31日刊发了“患癌儿童因易误诊缺医生难报销陷入治疗困境”相关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有关人士对此表示,中国政府和社会应引起高度关注,加强儿科医生培养,并探索对患重大疾病的儿童实行“托底保障”。
评估留守困境儿童需求精准帮扶
昨日,由北京市民政局、首都综治办等11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据北京市民政局介绍,专项行动将为期一年,并在后续继续加强儿童关爱保护。
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北京市将按照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原则,争取在源头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控辍保学、维权保护等方面取得成效,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为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昨日,北京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针对此次专项行动提出了四点倡议,包括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督家庭教育文明开展、确保适龄儿童及时上学和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提出“杜绝家庭暴力发生”“减少儿童伤害发生”等倡议。
目前,北京市共有留守儿童400余人,困境儿童近1.1万人。据北京市民政局介绍,北京市已经将其中3200名儿童进行了需求评估,并将逐步完成剩余人员评估,在此基础上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北京将力争到2017年底,把所有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现象,遏制监护人侵害儿童权益行为,兜住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人身安全底线。
发现孤儿、弃婴可拨打热线求助
“北京市在农村留守儿童摸排基础上,将城市留守儿童及困境未成年人一并纳入摸排范畴。”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西城、朝阳等区都对该项工作作了部署并展开行动。
东城建立了《17街道主管领导及未保专干联系信息台账表》,为社工开展摸底排查提供了便利。西城在对全区留守、困境儿童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红粉黄绿”四级分档标准。
同时,北京市目前启动了“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当发现孤儿、弃婴等被遗弃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以及事实无人扶养未成年人等非紧急状况,并需要救护保护时,市民可拨打96156寻求民政部门的帮助。
“这一热线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系统进行对接,极大拓宽北京市留守、困境儿童发现报告渠道,承载困境儿童事件的信息受理、政策咨询等工作。”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救助管理中心调研员靳林德表示,北京市将会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对于严重侵犯儿童权益的行为,例如疏于对未成年人照料导致无人看管的情况,对孩子进行了家暴造成身体伤害等情况,不仅可以通过诉讼剥夺监护权,还有可能追究当事人刑责。
■ 相关
2017儿童福利报告:超850万困境儿童纳入保障制度
昨日,由中国公益研究院和联合国儿基会共同撰写的《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7》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逾850万困境儿童纳入孤儿、特困人员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补助标准同比增幅最高达20.3%。另外,我国儿童福利与保护面临儿童、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信息不匹配问题。今年,多家公益组织将探讨在全国68万个村居普及基层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为3亿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队伍支持的方案。
报告显示,2016年中央财政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预算数为19.5亿元与上年持平,比上年执行数增加11.6%。值得注意的是,788.2万名贫困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低保人口数的13%,占儿童人口的2.73%。
此外,报告还提出,2016年,儿童类社会捐赠额超过3.4亿元,聚焦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2016年,儿童公益领域百万以上捐赠超过87笔,千万以上捐赠达到13笔,捐赠总额超过3.4亿元。从捐赠流向来看,儿童公益捐赠向儿童医疗健康领域、教育领域倾斜较多。
不过,报告也提出,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儿童福利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教育等方面能力不够等问题。报告建议,应完善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儿童福利管理体制,将困境儿童保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儿童大病联合救助机制。
■ 焦点
专家建议对大病儿童“托底保障”
5月31日新京报刊发了“患癌儿童因易误诊缺医生难报销陷入治疗困境”相关报道。昨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有关人士和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儿科医生总体数量少、增长慢等儿科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儿童患肿瘤等治疗负担重等情况,中国政府和社会应引起高度关注,加强儿科医生培养,并探索对患重大疾病的儿童实行“托底保障”。
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存在巨大缺口
中国公益研究院编写的《2017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指出,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存在巨大缺口,存在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儿科床位数占比偏低、儿童医院资源短缺的情况。
报告援引国家卫计委等部委2016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数据,我国每千名儿童的儿科医生数约为0.49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0.85-1.3名儿科医生的数量。
2015年,我国总床位数为701.52万张,其中,儿科床位数46.46万张,儿科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6.62%。儿科床位占比与儿童人口占比相差甚远。
“2010年至2014年我国儿科医生总量并未增长,反而减少了约0.3万人。”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介绍。
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项目官许文青表示,儿科医疗资源的不足对儿童,尤其是罹患大病的儿童的救助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对儿童疾病的救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把它当成‘缩小版’的成年人看待。”许文青表示,中国应该加大儿科医生的培养,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水平,从培养和吸引两方面壮大儿科医生队伍,同时扩大儿科医院、科室的建设。
患恶性肿瘤儿童“看病难和看病贵”
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葛均泊介绍,一方面是儿科医疗资源的缺乏,另一方面是患病儿童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研究监测,像儿童白血病这样的疾病,家庭用于治疗的年平均支出达到了30万。”葛均泊表示,这个支出数字使得95%以上城市家庭和几乎100%的农村家庭会出现“因病致贫”的情况。他还表示,虽然医保报销的名义比例在70%以上,但儿童因患类似白血病这样的恶性肿瘤所得到的报销只有50%或更低。
“另一方面,由于儿科医疗资源少和分布不均,许多患病家庭需要转诊到大城市看病,而转诊过程中,报销比例就会下降。”葛均泊认为,政策导致的儿童大病救助的负担承重应予调整。
葛均泊表示,加强针对困境儿童的医疗保障覆盖力度,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需要对白血病或其他儿童恶性肿瘤等大病进行托底保障。“有的地方探索转换了思路,提出了家庭治疗支出的‘上限’,超过这一上限,就由政府全部报销。这些举措值得推广。”葛均泊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