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者的北京印象:访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

作者:王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27 14:24:51
分享

国际劳动者的北京印象:访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

中国日报网北京4月27日电(王晗)“在北京工作六年,我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茱莉亚(Giulia Ziggiotti),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把自己的工作称为中国和意大利企业合作的桥梁。学习中文、毕业后来中国工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可能正在或即将成为这样的“国际劳动者”。

国际劳动者的北京印象:访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

中文,“蛮复杂”

与大多数人一样,茱莉亚与中文结缘于大学专业。选择大学之前,她曾去威尼斯大学旁听亚洲语言中心的论坛。当时的她,提起中国只知道北京、长城。论坛上,她被一位中国史教授的发言所吸引,产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跟意大利一样是文化古国,并且当时(2001年)刚刚加入WTO,所以与意大利在经贸方面的合作比较积极。中国人口也非常多,以后交流的机会应该也很多。”教授精深的介绍让她羡慕,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对中国有如此深入的了解。这也成为她学习中文的动力。

跟所有学外语的同学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她也遇到了困难。汉字的声调、书写,都跟意大利语不同,她觉得“还是蛮复杂,但越来越喜欢”。2004年的时候,她通过威尼斯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项目来到中国留学。在这期间,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北京,特别喜欢中国”,更加决定未来要在中国工作。

中意企业合作的桥梁

现在,茱莉亚是中国意大利商会的秘书长。坐在北京三里屯的办公室里,她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商会得到中国民政部和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的认可,是唯一代表意大利企业落地在中国的非营利机构。

她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中国企业和意大利企业合作的桥梁”。商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意大利企业在中国落地,开辟中国市场,也会与两国政府部门合作。她的同事也是中国人和意大利人各占一半。意大利企业需要在中国市场寻找机会,通过中国同事的经验可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从而使意大利企业更加贴近市场。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互补,使得中意企业合作更为成功。

“来北京工作并不简单”

“在中国工作,责任和工作范围要分得清楚,这样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比较有效率。意大利可能比较灵活(flexible)一点,今天有机会做这个,就去帮忙或者试试,都可以。”茱莉亚觉得这是中意工作文化的最大区别。

她在工作中接触到各行各业,高端机械、服装、食品、环保、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等,这不仅给了她工作中的新鲜感,更让她感受到中国市场的活泼。她觉得“来这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以后不管在哪都能用到。”

但是,她也坦陈来北京工作并不简单,特别是最近外国人工作许可政策的变化,对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提出了要求。“比如工作签证,对语言能力、工作经验都有要求,所以得说不是那么简单了。”

北京变成家的感觉

对比刚来中国留学时的印象,茱莉亚觉得十年来北京变化很大。现在的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在这里,能认识很多中外朋友,了解不同的文化。北京于她,也变成了一个家一般的存在。“如果空气好的话,没有另外一个城市比北京更漂亮了,所以空气好就想出去玩,空气不好的话,就看书、练瑜伽、看电影。”

她说:“从我自己来讲,我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我之后还要住在中国,下次有故事再跟大家分享。”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