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黑南村“想法子、找路子、摘帽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26 12:59:02
分享

“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这‘穷帽’还能摘了!”这对于崆峒区峡门乡黑南村村民兰金存来说做梦也没想到。去年12底,他在脱贫登记表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

今年50岁的兰金存和当地大多数村民一样,世代居住在大山里,生活在贫困中,吃不好、住得差、行路难、就医难。

在农村,农民一生得完成三件大事,一是盖一院房子,二是给儿女结婚,三是为老人送终。

两年多前,村干部张万林到家里动员脱贫时,兰金存根本没上心:老婆慢性病,儿子离婚,一个孙子嗷嗷待哺,家里虽然有26亩陡坡田,但没有劳力,“咱就这穷命,能有啥法子?”

其实,村干部们当初心里也没底。黑南村共124户村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2户。村子位于连绵的大山中,地理条件差,发展底子薄。“贫困户大多住在山沟沟里或者半山腰上,没资金没技术,连块好地都没有,发展产业没门路,外出打工没技术,咱能脱贫吗?”村支书张万林说,村子1公里处就是峡门工业集中区,“可是村民都没接受过培训,还不是只能待在家里”。

“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没有启动资金,修房、养牛就是天方夜谭。”扶贫攻坚会上,有村民发牢骚。

2015年,随着扶贫开发全面提速,崆峒区峡门乡山区的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挪了穷窝、拔了穷根,解决了他们住房、吃水、就医、上学、行路等难题。黑南村也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

村支书张万林再次来到老张家的窑洞里做工作。这次老兰着实被感动了,这几年村支书在他家跑了次数他都记不清楚了,红过脸,吵过架,“但是最后村支书还是没放弃我家”。兰金存思量着,自己家离水泥硬化的村道不到200米,有政府的扶持,翻修下土房子还省钱,再养些牛、羊可以快速脱贫。于是,他贷了村上互助资金1万元,还想尽各种办法自筹了几万元,再加上政府提供了5000元补助和5000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后,兰金存梦想成真,改建了3间新房子,买了新式家具,用上了洗衣机、冰箱,还养了9头母牛和20多只羊。

这一次,兰金存没让机会溜走。4月20日,记者见到兰金存时, 他告诉记者:“现在心里亮堂了,日子有奔头了,再也不想过以前的生活了。我现在不仅要把牛养好,还要种些核桃树,帮儿子减轻下家庭负担。到了年底,我家也能攒下2万多元!”

这段时间兰金存每天早晨4点起床,先到地里铺地膜,今年他打算种15亩玉米、5亩胡麻。干完农活,他有马不停蹄地回家喂牛,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省市区惠民政策接踵而至,黑南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崆峒区峡门乡党委书记朱建民告诉记者,黑南村整合各类资金687万元,在平华路沿线新建安置点1处,安置村民45户,还配套了道路、人饮、排污等附属工程,在村部建成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了健身器材和休闲设备。

如今的黑南村,利用群众多年来养殖传统,以及山地多、林地多的优势,村里建成了30余座养殖暖棚,还通过就业技能培训180余人,实现就近劳务输转140余人,年劳务收入达到了190余万元。同时,利用村上丰富的石料资源,动员村内12户村民进行石料运输,年收入60余万元。

去年12月,村上实现了20户5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82%。

“虽然脱贫了,扶贫政策还继续享受,接下来要致富奔小康呢!”听了村支书张万林的话,兰金存信心十足。

据崆峒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底,崆峒区三年共脱贫4.05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412元,贫困人口减少到889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71%。(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