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城乡环境靓起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26 12:59:02
分享

四月的崆峒,桃红柳绿,水碧天蓝。在城市,优美的旋律奏响,洒水车经过,主干道显得潮湿干净,无不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在农村,漂亮的小康屋掩映在树丛中,整洁的小广场提升了农村的品味。城市变靓了,乡村变美了: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可喜变化。

城市变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全力打造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西兰银第二居所’,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和外来商旅都有一种认同感、一种归属感、一种荣誉感、一种自豪感。”在崆峒区第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中心城区新定位,让人印象深刻。如何擦亮城市名片,崆峒区率先作出探索。

2016年4月14日,中心城区环卫作业PPP项目正式签约,这是崆峒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对此,环卫处副主任赵有鸿说:“我们完全用‘市场之手’来擦亮城市。”

北京润泽盛裕公司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中标企业,负责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提升。该公司清扫部经理惠小虎告诉记者,城区道路按照级别分为五类,根据不同等级制定了相应措施和标准,实现中心城区环卫作业无死角、全覆盖。

作为一线清扫环卫工人,赵彩虹负责盘旋路周边卫生保洁,每天早晨5点开始清扫,2个小时才能完成清扫任务。惠小虎说:“一线的环卫工人非常辛苦,有时为了捡拾一片垃圾,他们要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来回穿梭。”

城市环境清洁度再不断提高,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认可,一些爱心商家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或半价收费。“时常有人送水送吃的,我们非常感动。”赵彩虹感激地说。

家住西景园的王大妈,提起昔日的便民市场连连摇头,“卖菜摊点都快摆到马路上了,人多车多,烂菜叶、塑料袋满河道都是。”王大妈说,现在城区道路车辆不间断洒水、清扫,河畔也安装了铁丝网,河道堆放的垃圾堆也被清理了,环境变干净了,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了。”

农村美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是美丽中国的理想图景。

所谓乡愁,对于上杨乡下杨村村民马俊常来说,是屋前的朵朵桃红,是村口的潺潺溪水。

“以前河道里满是垃圾,臭气熏天,自从环境整治之后,河道干净了,村子变美了,出门一看整个山形好像也变了。”说起变化,马俊常难掩激动。

长期以来,农村环境整治难,没钱办事是第一难,垃圾乱堆,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种种“脏乱差”,曾经是农村常见的现象。“现在,每个村有2名维管员,财政还给予资金支持,有资金保障、有人员维护、有上级检查,农村环境整治成为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上杨乡副乡长李文科告诉记者。

红顶白墙的小康屋整齐划一,院落周围干净整洁,门前小道纤尘不染,仿古式花园内桃树开花吐蕊,伴着微风飘散着淡淡的香味。看着眼前一切,54岁的大寨乡白土村村民刘勇乐呵呵地说:“现在环境美观多了,家家户户门前一样干净,外来的亲戚连门户都认不出了。”

“以前可不是这样。”大寨乡副乡长李康用三个字形容:脏、乱、差。“群众把玉米秸秆、牲畜粪便、砂石堆放在大门口,每遇吹风天气,玉米秸秆满天飞,不仅不美观,同时还有安全隐患。”

现在,大寨乡所有村子都配备了垃圾仓,每周定时清理,每年还对辖区环境进行多次整治。“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开展,群众爱护环境习惯逐渐养成,现在乱堆乱放的没有了,群众生活垃圾都会扔到垃圾仓。”李康介绍。

如今,崆峒大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在城乡间蜿蜒;傍晚,城乡的广场上人们舞动着生活的美好,优美的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崆峒成了望山见水慰乡愁的好去处。(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