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皓龙:只为心中那抹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11 11:04:01
分享

“这个坑,不够大,再挖挖,中间再补四棵树。”

“种好树后,要一棵一棵浇水,定根水一定要浇透,油松叶面不能浇水。”

……

3月29日早晨,记者在中心城区八里桥西出口的绿化现场,见到了崆峒区园林局职工邓皓龙,他一会指导植树工人如何剪树,一会又叮嘱工人如何浇水,忙的不亦乐乎。

春天的崆峒,犹如一座生态大花园。记者站在八里桥附近的制高点上放眼望去,中心城区青山环抱,绿树绕城,正在施工的小游园在各类树种搭配下已经初具规模。

“原来可不是这样子,里面这一片杂草丛生,旁边是一个废弃的石板场区,施工难度特别大。他早出晚归,放弃休假,先后清理垃圾380多方,移动土方6000多方,才有了我们身边这个小游园。”区园林局办公室主任高彬指着眼前的绿化工程对记者说:“我和邓皓龙是老搭档了,两个人搭伴干了十几年了”。他和同事们动情地讲述着今年发生在邓皓龙身边的故事。

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邓皓龙还是当初那样。城市绿化变的越来越美,不变的是他那股韧劲。“今年刚过元宵节,邓皓龙就带着我们开工了,未解冻的土地比岩石还硬,镐头刨下去一镐一个白印子,虎口震裂了,手指的血泡是一个接一个,脚冻得失去了知觉。有时顶着寒风雨雪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每天灰头土脸,经常让外来送树苗的供货商分不清哪个是干部,哪个是民工。你看像我这样原先啥都不会的,经过邓皓龙长期的培训,现在栽植、剪枝、各种机械使用都会了。”跟他干活多年的民工叶秀红说。

叶秀红还告诉记者,两个多月邓皓龙没有休过一天假,遇到雨雪天气,踩在垫下的土上,雨鞋里面全是泥。每车拉远的苗木邓皓龙就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拿轻放,所有苗木都是他和他的同事搬运的。在他们看来像西出口这样地形地貌的,绿化工程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但是最后看来我们都错了。

“养人养心,养树养根”,是邓皓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确保成活率,每年春天植树时,他不仅要求每个树坑比标准深挖一米,还找车拉来农家肥和坑土搅拌回填作为底土,精心栽种使得树苗长势良好,没有“缺苗断垄少一棵”。

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植树时节,区园林局不论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不分干部工人全员上阵,中午不回家不休息,“吃上一个干馍馍,喝一杯热茶”,直到晚上8、9点,每天十多个小时。“邓皓龙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是早晨6点就到了工地,早早就分好树苗,划好区块;而下班却总是最后一个走。”区园林局干部兰小东告诉记者,八里西出口绿化工程是今年中心城市绿化的重头戏。截至目前,已投资180余万元,栽植国槐、油松、桧柏、樱花、红叶李苗等8类树种36000余棵。

“市区拓展到哪里,我们就绿化哪里。”这是邓皓龙承诺,也是他的坚持。付出终有回报,如今漫步城市街头,会发现由雪松、桧柏、垂柳、樱花等苗木花卉构建的一条条绿色廊带,一片片生态“绿肺”,一个个花园广场把中心城区妆扮得生态怡人,景色秀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观赏园林风光,感受美好生态的同时,也会不由地想到邓皓龙。

当初的青年也已人到中年,但不论环境、职务、年龄怎么变化,邓皓龙始终没离开园林绿化第一线,只为了心中那抹绿。(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