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男子疑有人对女儿图谋不轨 持刀将对方扎死

作者:汤洋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04-07 10:27:16

本报讯 傅某怀疑蒋某要对他的女儿图谋不轨,持刀将蒋某扎死。经鉴定,傅某患有分离(转换)性障碍精神疾病,为限定责任能力。

近日,法院发布案件判决结果,傅某因故意杀人犯罪被判无期徒刑。

2015年8月3日17时许,30岁的沈阳男子傅某因怀疑蒋某对他的女儿图谋不轨,驾驶摩托车到沈阳市一家熟食店,从店内案板上拿起尖刀进入卧室,刺扎蒋某数刀。

蒋某妻子听见蒋某呼叫声赶来,在与傅某抢刀过程中,被傅某持尖刀割伤双手。之后,蒋某妻子捡起傅某掉落的尖刀刺扎傅某,将其制伏。傅某在案发现场被抓获。

经鉴定,50岁的蒋某被锐器刺破心脏造成心包填塞而死亡;蒋某妻子右手刀割伤,右食指功能性障碍为轻伤二级、左手小指近节皮裂伤为轻微伤。

经鉴定,傅某患有分离(转换)性障碍精神疾病,为限定责任能力。

2016年6月,法院一审认定傅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傅某赔偿蒋某家人经济损失24555元;赔偿蒋某妻子各项经济损失23991.8元。宣判后,蒋某家人不服,提出上诉,要求增加赔偿金额。

法院二审认为,傅某持械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予依法处罚。

原判附带民事赔偿部分并无不当,蒋某家人增加民事赔偿金额的上诉理由,经查于法无据,不予采纳。

近日,法院发布案件判决结果,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链接

什么是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给予患者疾病的心理学教育、及时消除病因、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及改变某些不利的人格特点,可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