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猪圈、跑牛舍、抓鸡牵牛、打疫苗做记号,忙完这家到那家,忙完这村到那村……。”3月23日上午,烟雨蒙蒙中,崆峒区白庙乡畜医站防疫员秦文治和毛国伟带着他们的防疫小分队正在小秦村挨家挨户给畜禽打疫苗。
45岁的禹连哈是白庙乡小秦村的养殖大户。他说:“我家从最初10多只基础母羊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只,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是因为防疫人员春秋按时给羊打疫苗,我们家的羊从来不闹病,出售的也快。现在,养羊成了我们家里面的主要经济来源,就这几年多时间赚了5万元,特别要感谢防疫站。”
“这些疫苗,使用前要充分摇匀,注射部位要准确,避免高温和冰冻……”记者在现场看到,防疫员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一边进行羊舍消毒,一边忙着稀释疫苗,准备工作做完后,分别对牲畜和家禽进行逐畜逐针免疫,并加挂了动物免疫耳标,填写了免疫记录。
忙完小秦村的重点户防疫,此时已过下午1点,记者又跟随防疫员来到贾洼村绿生源蛋鸡养殖场。场区的防疫员引导我们先到紫外线消毒室消毒,随后又经过喷雾式消毒室消毒,最后才到场区办公室。“保持栏舍通风、干燥,防疫注射期间,要停喂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春季的昼夜温差较大,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乡畜医站站长陈兴宗对场区负责人说,春季 天气晴雨多变,气温冷暖交加,病菌大量孳生,免疫力又弱,不光人容易感冒生病,鸡也是如此。
“现在农民越来越重视动物防疫,这项工作也越来越好开展了”。据乡级防疫员秦文治介绍,每年春季,他们会给羊注射的是口蹄疫二价苗、小反刍兽疫和羊三联疫苗,给猪和牛注射的是口蹄疫,给鸡鸭鹅等禽类注射的是禽流感疫苗。
春季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易发时节,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防疫员秦文治和毛国伟从事防疫工作已经5年时间了,每年的春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早出晚归,和防疫小分队一起,负责着这个万头肉牛养殖乡的畜禽防疫工作。
“我们乡站一共有四名防疫员,春季防疫大致就是20天到一个月,这二十多天,和同事光给牛打疫苗就打了一万只,鸡、猪、羊一共打了不到五千多只。”乡畜医站站长陈兴宗告诉记者,“春季防疫开始,我们采取拉网式防疫,逐户调查摸底,现场注射疫苗,现场清点牲畜,现场登记,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确保牲畜防疫率达到100%,不留死角。”
据了解,为了防止牛羊猪口蹄疫、羊小反刍、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禽流感病种的发生,从3月10日开始,崆峒区畜医局与乡村防疫人员进村入户,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截至3月23日,该区累计排查规模养殖场84个、散养户1460余户,投入消毒药品1.2吨,调配各类动物疫苗12种、165.7万毫升,已集中免疫畜禽累计达到了19.44万头(只、口),其中牛2.1万头、羊0.68万只、猪1.1 万口、鸡15.56万羽,免疫率分别为18.92 %、12.59 %、21.19 %、21.37 %。整个免疫工作将于4月30日前结束。
“今年全区340多名防疫员放弃休假,采取分组分片包干的方式,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对养殖密度大的村舍设点定点防疫,对散养户、规模养殖户上门服务。同时加大了疫情监测、技术推广和惠民政策的宣传,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5%以上。” 崆峒区畜医局副局长李广学告诉记者。(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