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崆峒农村,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也在学校,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崆峒区群众这几年最深切的感受。
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道路上,崆峒区走出了特色,推动了义务教育向高位均衡发展,让城乡“花朵”齐绽放。
三年攻坚,打造一个“教育新崆峒”。
“娃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不用到城里去,照样能把书读好,去年我们村考上城里重点的高中就有好几个。”
3月2日下午,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崆峒区西阳乡西阳村村民马万全告诉记者,以前只在打工的大都市看到过这么漂亮的幼儿园和小学,没想到他们村的娃娃也能享受到。
西阳乡距离中心城区34公里,原先是崆峒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落后乡。这几年区上整合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专项补助等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拆除了西阳中学,在原址新建了教学楼、教师周转宿舍及食堂,建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中心小学改建成了中心幼儿园。“这些教学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我们乡500多名中小学生学习、住宿、营养早餐配送等问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阳乡学区主任伍剑锋告诉记者。
曾经,平凉铁中因教学条件好、学校硬件设施完善,该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的记录一连几年被刷新。这样的大班级,在城区部分学校普遍存在。
位于新城区的广成学校占地8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规划在校学生2800人,设有60个教学班。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如今,平凉铁中的“大班额”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记者了解到,市、区目前确立了教育一盘棋、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平凉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及建设规划(2013-2020年)》,改建了平凉工专为平凉十中,规划改扩建原平凉师范、平凉农校为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市实验中学,从长远解决了平凉七中学生上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目前全区在16个乡镇幼儿园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村级幼儿园74所,实现了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农村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0.7%,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4%,高职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崆峒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崆峒教育“名片”更闪亮。
3月3日,记者来到崆峒区白水镇中心小学,恰逢学校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音乐室里琴声悠扬、书画室内纸墨飘香、诵读室里掌声四起……采访中,该校四年级学生张欣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我参加了绘画兴趣小组后,我的绘画水平大有长进,去年参加了区上中小学生绘画比赛,还荣获了优秀奖呢!”
以前免费课外辅导对崆峒区农村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梦。自2010年10月以来,崆峒区先后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平凉八中、平凉九中、安国中心小学3所规范化乡村少年宫。
在白水镇学生家长朱宏眼里,农村学校如今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老师基本都是大学生,不比城里学校差。
如今,清新的校园环境,优越的教学资源,无不让人感受到崆峒区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与民生实惠。
截至目前,崆峒区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均为100%,小学生师比达标率为94.9%,初中生师比达标率83.3%,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
一组组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近三年来,该区实施全面改薄项目206个,完成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硬化操场及院坪23.58万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1.366万台,图书9.44万册,累计完成投资3.33万亿元,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完成194所学校和教学点宽带网络接入,建成班班通教室751个,基本实现了城乡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
据了解,近年来,该区先后成功创建了“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校”“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甘肃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甘肃省生态建设示范学校”等特色学校24所。(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