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车不停,叫车不接单。”家住北京北苑家园社区的张女士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而烦恼,从家到望京首开广场不到10公里的路程,总给她一种“咫尺天涯”的感觉。
近两年,随着网约车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也都装上了打车软件,通过这种便捷的信息技术时时获取消费者的出行信息。但是当消费者出行起始点的信息完全被出租车司机掌控之后,“挑肥拣瘦”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
“有的单,短途还拥堵,不赚钱;有些单,到的地方偏,去了只能空车回。”在一次打车过程中,记者从一位朱姓司机的口中听到了上述解释。这位司机还表示,相比于快车、专车,出租车处于弱势地位,因为每个月都要缴纳3000多元的“份子钱”。
那么,出租车“挑单”的现象到底合理不合理呢?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张效羽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租车通过安装打车软件“挑单”从法理上是说不通的。
“出租车可以统一提高起步价和里程价,但是不应以任何形式拒载。”张效羽说,出租车由政府统一定价,出租车要占用路面资源,出租车的存在就是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够招手停车,保障短途和长途打车的无差别服务。
张效羽表示,根据市场规律,越是临时叫车越贵,越是高峰时段叫车越贵,而现行的出租车计费方式限制了出租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滴滴叫的出租车不等于网约车。”张效羽说,“出租车司机经常跟我抱怨,认为网约车就是靠资本补贴形成的竞争,实际上并非如此,网约车之所以有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新技术导致它的效率更高。新旧产业更替会有一些阵痛,但是最根本的利益还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记者何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