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是否在彭山江口“千船沉银”?这位“大西国皇帝”搜刮的财富究竟有多少?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透视”江水和砂石层下的河床基岩,或许能揭开流传370多年的传说,让沉睡江底的“秘密”浮出水面。
2017年1月,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携手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立联合研究团队,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据联合研究团队介绍,几百年来,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代表的“沉银”文物受到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散布于岷江彭山段周边数公里的范围内,其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范围大、埋藏零散等特征。同时,江口沉银考古工作涉及水下探测,受水文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技术难度较高。团队入驻考古发掘现场以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在预测沉银有利储集区、预测挖掘土方工作量和直接寻找沉银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经过考古专家多轮研讨,联合研究团队了解到沉银的储集有一定的规律,存在“沉银有利储集区”。根据江口河床浅部实际地下地质情况和前期挖掘结果,结合河砂、卵石、基岩在河水冲击作用下银锭运动规律,以及前期的考古发掘工作,从目前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可以判断,沉银大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表面有沟壑的基岩是“沉银有利储集区”。
目前,联合研究团队主要集中精力研究河床基岩在砂石覆盖情况下的电磁响应特征,通过高密度电法勘探、探地雷达等手段,开展基岩构造探测和解译工作,已经证实通过电子信息和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能够获得河床基岩构造图,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为大范围开展考古发掘提供方向;获得河床砂石覆盖厚度图,预测考古挖掘土方工作量,为合理安排考古勘察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在临时围堰上的考古发掘现场,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周军正在进行考古探测试验。他介绍,地质雷达方法是一种采用短脉冲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地下介质分布的新技术,电磁波信号在地下介质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反射、投射,从而获取地下介质的断面扫描图像。“这就是基岩的起伏状态,而根据前期发掘的经验,在基岩的沟槽处是有银锭等文物的。”他指着电脑说,“这些绿色部分就是基岩。”
据悉,今后一两年,联合研究团队将针对江口沉银区域绘制详细的3D河床基岩构造图,“透过”江水和砂石覆盖层,直观地描绘基岩层结构和形态,而特定形态的基岩就是“沉银”的可能有利储集区。同时,团队将不断对勘探装备做技术改进,研究新的技术路线,试图用科技手段直接寻找沉银。
“我们将把这些数据带回电子科大,进行处理和解译。”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教授表示,本次勘探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的信号处理方法用于数据处理,以期获得好的处理和解释成果。同时,根据本次采集数据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勘探装备进行改进,研究新的技术路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表示,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和地球物理勘探方面有着综合优势,将大大助力本次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项目,创新了工作理念,开展多学科合作,运用了大量新技术,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教授表示,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一批跨学科研究中心,力图把电子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此次牵头组建联合团队参与‘江口沉银’重大考古项目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尝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传承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据悉,联合研究团队目前的勘察工作主要在约5万平方米的江水排干区域进行,下一步还将对90多万平方米的江水覆盖区进行勘察,为水下考古发掘、以及今后的遗址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