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科院副院长张玉珍在会上提交建议,建议福建省环科院副院长张玉珍。
建议指出,小流域作为水环境的“毛细血管”,其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流域水环境质量。近年来,我国各地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以及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小流域水污染得到一定控制。
张玉珍表示,在污染治理过程中,部分农村地区小流域水质状况令人担忧,达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仅影响农村饮水安全,而且导致河流I~II类优质水比例下降,主要问题有: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根深蒂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已建项目“重建设、轻运管”现象突出,难以发挥长效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小流域还存在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落后企业、加工点和作坊;小流域周边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经济林、商品林面积仍占有较大比例,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小流域监测能力和农村地区执法监管力量不足。
为此,张玉珍提出了以下建议:
1、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水环境保护新机制。将小流域水质及提升情况纳入党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倒逼责任的落实,构建上下游、左右岸紧密协作、责任共担、问题共商、目标共治的联防联治格局。
2、水质监管延伸至小流域。整合现有省、市控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将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向小流域延伸;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上下游市、县(区)实行联合监测,联合通报,联合执法,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3、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施治。深入推进农业污染整治,倒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统筹考虑短期治理和长效管护,建立门前三包、村规民约和专业保洁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长效运行维护资金机制;以树立绿色政绩观为引领,全面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淘汰落后产能并严格环境准入,严厉查处农村地区的“村中厂”、“厂中厂”,严防重污染企业向流域上游源头转移;开展小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4、以从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坚持系统治理和问题导向,打赢小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是重点加强对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河长的管理。切实落实各级河长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二是完善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制定河长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探索第三方环保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治污成效进行验收,综合评定各小流域的得分和排名,将流域补偿资金和污染治理补助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三是开展“一河一策”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水质未达标的小流域,河长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查明导致所辖河段水质恶化的因素及影响权重,针对主要因素,如河流湖库化、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等,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对症下药,实现精准治理。
5.信息公开,社会共治。在主流媒体设立小流域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曝光台,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环保监督机制,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和监督小流域和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
6.以奖促治,引导全民参与。设立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对水质类别达到考核要求、水质提升的市县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统筹用于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同时,还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治理;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村民自建模式,试行众筹等新方式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推荐